30万吨美国大豆披上阿根廷马甲,企图混过关,中国海关技高一筹! ...

来自: 网易财经 收藏 邀请

近年来,中美之间的关税战,让这一原本正常的贸易往来变得波谲云诡。其中,美国大豆试图 “暗度陈仓”,以虚假产地蒙混进入中国市场的行径,更是成为了这场贸易博弈中的焦点事件。



“李鬼” 大豆现形记

今年 4 月,一艘满载着大豆的货轮缓缓驶入中国港口,这批大豆报关时标注的产地为阿根廷,一切文件看似完备。然而,海关工作人员在查验时,却发现了一个细微但又极为关键的破绽 —— 装着豆子的麻袋居然是美国产的。这一发现,犹如在平静湖面投下巨石,瞬间打破了表面的平静。海关人员迅速警觉起来,对这批大豆展开深入调查。



要知道,这种行为就如同给大豆穿上了一件 “虚假外衣”,试图蒙混过关。美国大豆为了能继续在中国市场分一杯羹,在关税的重压下,想出了洗产地这样的歪招。但他们没想到,这个看似巧妙的计划,因为一个小小的麻袋而露出了马脚。最终,这 30 万吨伪装成阿根廷大豆的美国大豆,不得不踏上原路返回的旅程,灰溜溜地离开了中国的港口。



海关布下天罗地网

或许有人会疑惑,这次是因为没换麻袋才被发现,那下次美国大豆要是将所有包装都更换得妥妥当当,是不是就能成功进入中国市场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海关部门早已织就了一张严密的 “天罗地网”,让美国大豆的 “换马甲” 行径无所遁形。



海关部门与巴西、阿根廷等主要大豆供应国携手合作,构建起了一个强大的溯源平台。这个平台就像是大豆的 “身份证系统”,从大豆的种植阶段开始,便如影随形地记录着它的每一步 “成长轨迹”。种植地的具体坐标,仿佛是大豆的 “出生地址”,被精准记录;大豆的收获时间,如同它的 “生日”,清晰可查;装船运输的船舶轨迹,恰似它的 “出行路线”,实时上传到区块链系统中。甚至连大豆种植地的土壤情况,这个看似细微的信息,也被纳入了监管范围。



就拿土壤特性来说,北美地区的土壤和南美地区的土壤有着显著差异,这直接导致两地生产出来的大豆蛋白质含量有所不同。美国中西部地区大豆的蛋白质含量通常高于 35.1%,像是强壮的运动员,肌肉满满;而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地区种植出来的大豆蛋白质含量一般低于 34%,仿佛是相对瘦弱一些的选手。



海关人员只需通过查验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就能如同给大豆做一次 “基因检测”,轻松判断出每一批次大豆的真实产地。此前那 30 万吨大豆,就是在查验蛋白质含量时,因与阿根廷大豆的标准不符,触发了预警系统,进而被人工查验出其中的猫腻。



运输轨迹无所遁形

我国与美洲大陆远隔重洋,且大豆进口规模庞大,这使得美国大豆在运输过程中的轨迹无论如何都难以掩盖。海关部门正是抓住了这一关键要点,实时监控着全世界 2000 多个港口的物联网数据,如同在空中布下了无数双 “天眼”,密切注视着每一艘货轮的动向。



美国人试图通过多个港口转运的方式,来掩盖大豆的原产地以及运输轨迹,妄想以此蒙混过关。但他们的这些小伎俩,在海关强大的监控体系下,不过是徒劳。3 月份,一艘行驶在巴西到中国航线上的货轮,就因为其异常的活动轨迹触发了预警系统。海关人员迅速展开调查,最终发现这艘货轮曾在密西西比河的某个港口停留超过了 72 小时。真相大白,这艘船上装载的 20 万吨所谓巴西大豆,实际上产地是美国。



自从特朗普政府单方面加征关税以来,美国的大豆出口便陷入了困境。大豆种植户和相关供应商们,为了继续向我国出口大豆,可谓是绞尽脑汁,不惜采取各种灰色手段来规避海关部门的查验。然而,在我国海关推出的一系列新技术、新措施面前,他们的这些洗产地方式显得如此无力,已然大大落伍。海关部门通过这套强大的监测系统,不仅成功识破了多起美国大豆洗产地的案例,还追踪到了多条美国人妄图蒙混过关的灰色运输路径。



运输路径大起底

其中一条路径,是从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出发,到达巴西的桑托斯港。货轮如同一个心怀不轨的 “走私者”,偷偷从密西西比河流域的港口装载大豆,然后鬼鬼祟祟地运往南美的桑托斯港。在那里,大豆摇身一变,换上了 “巴西制造” 的标签,再被运往中国。另一条路径,则是从墨西哥湾地区驶向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情况如出一辙,大豆产品从美国的港口装船,到布宜诺斯艾利斯港转一圈后,便试图以阿根廷大豆的身份运往中国。还有一条路径,是从太平洋海域直接到达越南的海防港,然后再伺机将大豆运往中国。



从这些复杂的运输路径可以看出,美国人在洗产地这件事上,确实是费尽心机。从客观角度讲,如果不考虑运输成本等因素,他们甚至可以将大豆运往世界上的任何一个港口,然后再通过多次跳转,试图将大豆运往中国。但无论他们如何折腾,海关的监测系统始终紧紧盯着,让他们的阴谋难以得逞。不过,海关部门也清楚,监测系统虽然先进,但仍需警惕一些不法分子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蒙混过关,比如事前买通检查员。为了应对这一潜在风险,海关部门的监管制度也进行了全面升级。



监管升级无死角

过去,海关部门检查哪批次货物、派谁去检查,基本上都是固定的模式。但随着监管制度的升级,如今查验货物通过系统随机分配,派出去的检查员同样也是随机产生。这就好比一场充满变数的抽奖,货物运输方根本无从知晓哪批次货物会被检查,当天的检查员又是谁。这种随机化的操作,极大地降低了货物运输方提前做手脚,比如贿赂检察员的可能性。



一旦被查出问题,涉事的商贸企业将面临严厉的惩罚。高额的罚款如同一块沉重的巨石,压在企业的肩头;信用降级更是让企业在未来的进出口商贸活动中举步维艰,海关部门会对这些企业 “重点关照”。在 2024 年,就有一船标识为巴西产地的大豆,触发了预警系统。经过检测,大豆的杂质率与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大豆样本高度吻合。随后,涉事企业被依法追责,为他们的不法行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也难怪从事进出口商贸的业内人士感叹,现在想要在货物查验上动点歪心思,简直比登天还难。毕竟,几乎所有的港口都安装了联网摄像头,各个港口之间的数据又和海关的系统共享,涉事的商贸以及运输企业的一举一动,都在海关的严密监视之下,无所遁形。



溯源检验再收紧

从 4 月份开始,海关对大豆的检验检疫进一步收紧。以往对货运船只是采取抽查模式,每 5 艘船随机抽查一艘;如今则改为所有船只全部检验,确保对每一批进口大豆都能进行更好的溯源。所有进口大豆需要提供产地的熏蒸证明,还要提供所在港口的装卸记录以及运输过程中的温度监测数据等详细信息。



这一系列举措,使得进口大豆的通关时间大幅延长。以往通关可能只需要 5 天左右,现在则延长到了 20 天以上。据媒体报道,国内的青岛港、天津港、日照港等港口,都出现了大量大豆货船排队等待的现象。有的大豆货船甚至至少需要 30 天以上才能全部完成通关流程。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产的大豆在成本和时间上都失去了竞争优势。国内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纷纷将目光转向南美地区,加大从巴西和阿根廷采购大豆的力度。



从 3 月初的数据来看,来自美国的大豆加上关税成本后,每吨价格高达 4076 元;而来自巴西的大豆成本为每吨 3545 元,美国大豆每吨成本高出了 531 元。随着成本的持续上涨,美国大豆在价格上越发缺乏竞争力,国内企业自然会毫不犹豫地转向其他国家采购。其实,近年来,在特朗普加征关税之前,我国就已经逐步减少从美国进口大豆的数量。



2024 年全年,我国一共进口了 1.05 亿吨大豆,从美国的进口规模为 2214 万吨,进口占比为 21.1%,相比较于 2018 年已经下降了 13.3 个百分点。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去年从巴西进口了 7465 万吨大豆,进口占比高达 71.1%,巴西早已成为我国大豆进口的主要供应方。从目前的趋势来看,接下来我国从美国减少的进口空额,完全可以通过巴西或者阿根廷来弥补。



2024 年,我国从阿根廷进口了 410 万吨大豆,比前一年同比增长了 110%。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市场预测,今年全世界的大豆产量将超过 4 亿吨。其中,巴西的产量就接近 1.7 亿吨,有 1.06 亿吨的规模将要用于出口。截止到目前,新一季度的巴西大豆已经陆续上市,单单从巴西进口,也完全能够满足我国的需求。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公司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长岭街道长岭路与观山路西北角中天会展城TA-1、TA-2栋(2)16层14号
电子邮箱:599599113@qq.com
客服电话:13765656037

Powered by 贵州阡乐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qianlew.com Inc.( 黔ICP备2025043673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