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也需要“三省吾身”

来自: 网易财经 收藏 邀请

  文章来源:中国黄金网

  黄金是种对冲风险的避险资产,这一属性已经被投资者铭记,而且已经被市场反复验证。

  今年以来,从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到全球贸易体系重置的风险,从美元主导的货币体系动摇的风险,到全球衰退的风险,都从不断上升的国际金价中反映出来。黄金吃的是“风险饭”,但亢奋的市场情绪和横行的多头,将黄金本身也变成了一种风险资产。因此,在这个阶段,对风险进行重新考量,有利于看清后市。

  看似冷静的数字是风险的风向标,价格数据、供求数据、仓位数据……都是市场直观的反应。有不少投资者以经济学上的“理性人”为模板,认为风险是可以计算出来的,数字是最合理的行动指南。数据能体现出金价涨跌的概率,但对概率的研判却又掺杂了人性的因子。投资者并不总是按照数据的指向调整行动,有时已处于危险的阴影中,却因为过于乐观或者贪婪而认为安全。当然,有时也会做出相反的判断和举动。很多时候,数字对投资者的影响更多在于带来情绪价值。比如,成为欣喜或者沮丧的导火索。而在市场操作层面的影响力,却比不上喜好、价值观,以及刻板印象。


  尤其当金价冲上3000美元/盎司之后,市场进入了未知的领域。面对突发波动时,数据给不出清晰的方向,对轻重缓急的判断也会更加主观。风险往往就潜伏在主观的紧张感和贪欲的深处。于是,每位投资者必须面临一场庞大的内心对决:感性对上理性、洞察对上存在、直觉对上分析、具体对上抽象……这种对决的结果往往不是寻求折中的共识,而是形成一边倒的鸿沟。交易行为驻扎在胜利一方的阵营中,刻意忽略多样的变化。

  这种偏向一方的判断,来自文字和数字间的差异。让人印象深刻的市场信息都是以戏剧化的形式呈现的,比如,人们记住的是金价突破一个个整数关口、气势如虹的上涨、断崖式下跌等。但市场其实是线性的,如果以戏剧化的目光看待市场,挂一漏万的风险种子已经埋下。有时,黄金投资者也会意识到这种风险,加强风控。可这类风控往往是对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反思,而很难集中于事前的准备。毕竟,尝试为没有发生的事情做准备也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光凭借直觉难以完成。而且,在风控中花更多心思担忧的重点,也可能并非出于对损失的考量,而是预判什么更容易成为新闻的焦点。重点的错位很大程度上来自心理学上的“易获性偏差”,即有些事实会比其他事件更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进入考量范围。风控就是要打破惯性、改变偏见,尽量弥补这种偏差。

  对市场现状的担忧是跳出偏差,意识到风险的第一步。投资者在焦虑后,就会更有针对性地了解现状,缓解自身的困惑。在一步步解惑的过程中,更有可能发现风险藏得很深的踪迹。德国诗人席勒曾以文学化的语言,做出很贴合市场走向的描述:“根本没有运气这回事,我们看到的微小意外都来自最深层的命运。”

  黄金的每次变动都有背后的原因,而风险控制的主要目的首先在于预测“命运”。如果做不到的话,至少也要不轻易漏掉这些变动,尽量找出其中原因。

  市场风险总在数字和直觉的身后,号称具有强大对冲能力的黄金也需要“三省吾身”。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公司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长岭街道长岭路与观山路西北角中天会展城TA-1、TA-2栋(2)16层14号
电子邮箱:599599113@qq.com
客服电话:13765656037

Powered by 贵州阡乐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qianlew.com Inc.( 黔ICP备2025043673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