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7日焦煤市场行情分析:国产与进口煤分化加剧 一、**国产焦煤承压下行,主产区价格分化 1. 山西主产区价格弱势震荡 山西吕梁地区主焦煤(S1.3)单日大跌20元/吨至1130元/吨,拖累产地均价下探。这一跌幅反映了国产焦煤供需宽松的现状:国内煤矿复产节奏加快(如山西1-3月炼焦精煤产量同比增14%),叠加下游焦企因亏损减产、钢厂按需采购,需求端支撑不足。而临汾、晋中等地区报价持稳,中硫主焦煤竞拍价1117元/吨连续横盘,显示部分优质资源仍有一定抗跌性。 供应压力:国内焦煤产量维持高位,山西等主产区产能恢复显著,叠加两会后安全检查常态化,未对生产形成明显制约。 需求疲软:焦炭第六轮提降落地后,焦企利润恶化,对原料煤采购意愿低迷,钢厂铁水产量虽处高位但增速放缓,刚需补库为主。 2. 库存与成本压力凸显 国产煤库存高企,山西部分煤矿因出货不畅被迫降价去库,贸易商对后市悲观情绪升温,线上竞拍流拍现象增多。同时,山西部分矿井因成本高企(完全成本约800-1200元/吨),面临利润压缩甚至亏损风险,但减产意愿较低,进一步加剧价格竞争。 二、进口煤市场两极分化:蒙煤狂欢 vs 澳煤跳涨 1. 蒙古煤性价比优势显著 蒙古低硫主焦到唐山仅1265元/吨,较山西煤低62元/吨,持续吸引贸易商布局。蒙煤价格优势源于: 通关与成本优势:甘其毛都口岸通关量恢复高位(日通关600-700车),蒙5原煤报价860-925元/吨,叠加运输成本较低,到港价格竞争力强。 国内需求替代:焦企为降本转向采购蒙煤,尤其低硫资源填补了国产煤结构性缺口。 2. 澳洲煤报价跳涨,与国产价差扩大 澳洲主焦煤(CV5500)报价跳涨25元/吨至1600元/吨以上,与国产煤价差拉大至366元/吨。主因包括: 运费攀升:国际航运成本上涨叠加澳煤通关政策不确定性,推高到岸成本。 需求端分化:国内高库存下,终端对高价澳煤接受度低,仅部分沿海钢厂因品质需求零星采购。 三、市场情绪与交易策略 观望情绪升温:贸易商普遍倾向低价资源,蒙煤因其性价比成为布局重点,而国产煤和澳煤因价格倒挂成交冷清。 政策与季节性因素:需关注山西等地可能通过安全检查调控产能的动向,以及“金三银四”后钢材需求回落对原料端的负反馈风险。 四、后市展望 短期国产焦煤或延续弱势震荡,价格中枢可能下探至1000-1100元/吨区间;蒙煤因供应稳定和成本优势,市场份额或进一步扩大,但需警惕口岸库存积压风险。澳煤受制于高价差,进口量或继续收缩。中长期看,若国内需求回暖或供应端突发限产,焦煤市场可能迎来阶段性反弹。 策略建议:优先配置蒙煤资源,谨慎参与国产煤抄底;关注山西产能政策调整及成材需求边际变化信号。 |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