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集团一季报同比大增65倍背后:养猪从“卷”成本变为“卷”价值 ...

来自: 每日经济新闻 收藏 邀请

每经记者 胥帅    每经编辑 张益铭

要论今年行业逆势增长韧性,养猪行业不得不提。在养猪行业中,一家来自云南的企业,养猪规模排名并不高,但成本却做到行业第一梯队,个别月份甚至做到行业第一。

这家企业就是神农集团,它为什么能做到?

近期,《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走访了神农集团生产基地以及采访了公司高管。受访人提到,在养猪成本越来越“卷”的情况下,公司仍然要考虑去做难的事情。除开饲料做出的贡献之外,神农集团降成本的关键是基因改良。不过,从企业大的战略来讲,养猪目前“卷”成本已经进入末端,增量要考虑“出海”和全产业链发展。需要注意的是,神农集团对养猪“出海”保持谨慎,公司高管表示要考虑供应链、海外团队建设等问题。

降成本的边际效应递减,但要做难的事

4月28日晚间,神农集团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55.84亿元,同比增长43.51%;归母净利润为6.87亿元,同比增长271.16%。今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4.72亿元,同比增长35.97%;归母净利润2.29亿元,同比增长6510.85%。

神农集团今年一季度业绩同比大增,一部分原因是生猪价格的同比增长。公司去年3月的商品猪售价是14.01元/公斤,今年3月售价则为14.83元/公斤。价涨量也在增:神农集团今年3月的生猪出栏数达35.14万头,去年同期则为17.08万头。

另一个重要原因仍然是成本控制,神农集团的3月养猪成本已降至12元/公斤(完全成本)。数据显示,2023年,公司生猪养殖完全成本约16.2元/公斤,而2024年则控制在了14元/公斤以内。

两年前,神农集团正和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等龙头企业一同经历“猪周期劫”。自2022年12月以来,生猪价格就进入下跌通道,2023年全年生猪价格整体维持低位运行,仅在第三季度呈现阶段性反弹。2023年,A股养猪企业正经历一次全行业的深度亏损。行业危机也令整个行业积极自救,关键性转变是从过往追求极致的出栏量,变为对成本的极致控制。当年,龙头企业牧原股份喊出每头猪深挖600元降成本的潜能。

两年过去了,各个猪企的成本控制都出现极大改善。神农集团2025年3月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已降至12元/公斤,成为行业的第一梯队。然而,经过两年,成本挖潜的战斗也已出现边际效应递减的特征,各个企业的养猪成本已经很难拉开差距。即便如牧原股份,每头猪深挖600元降成本的潜能也已走完一半——已挖掘了400元潜能。

随着环保法规的日趋完善和严格、环保投入增加、养殖用地稀缺、非洲猪瘟等疫病频发和食品安全要求加速推进等因素的影响,养殖水平低下、成本管控能力弱、环保设施欠缺的养殖企业或养殖户将逐步被市场淘汰,这将进一步加快我国生猪养殖标准化、规模化的进程。

农业农村部预计,2024年全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率(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占比)超过70%,同比提高约2个百分点。据目前已公开数据,2024年我国生猪出栏量居前十的上市公司合计出栏约1.56亿头,占全国生猪总出栏量的比例约为22%,较2023年有所提升。4月29日,记者也采访到了云南的一个饲料销售商。根据这名饲料销售商的说法,他之前是大型猪饲料企业的经销商,主要将饲料卖给云南地区的养猪散养户。但是过去这四年,他发现散养户饲料需求在萎缩,饲料销售情况也不好,也需要考虑接下来的转型问题。

规模化企业的成本竞争不相上下,神农集团怎么办?

采访神农集团高管何昕阳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胥帅 摄

“我们内部目标是定在12元/公斤以内。如果原料成本、饲料成本没有太大波动,就要结合现在高效的运营模式,做好计划、提升产能、减少浪费、提升内部运营效率。”4月28日,神农集团执行副总裁何昕阳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采访时如是说采访中,他说得最多的就是“不要躺在舒适区”:“养猪行业的成本下降存在边际效应,但对神农集团来讲还有很大空间;从行业来看,可能可以做到10元/公斤。”

“但从全球来讲,这一成本也不是最低。对行业来讲,“卷”成本可能会牺牲质量或效率,当猪价足够低时,要综合考虑运营成本是否还适合养猪。”何昕阳补充道。

“要做就做难的事,基因成本提升还有很大空间,受到种猪供应、基因迭代和母猪场更新替代率等因素影响。”何昕阳说。

饲料在养殖成本里占比最大,基本上达到60%。但何昕阳认为,神农集团降成本与基因改良关系很大,“在降本过程中,饲料成本占比虽然重要,但现场的养殖管理更注重基因、注重营养。我觉得饲料在降本当中大概占到三四成”。

养猪“出海”要充分评估内部能力

如果龙头企业的行动代表了行业最领先的一种战略选择,那么养猪“出海”的意义就显现出来。

去年12月3日,新希望发布《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拟筹集资金总额上限为4251万元。特别之处在于,对象范围为公司(含子公司)海外业务相关核心员工。而业绩考核则直接定下了2025年海外营业收入增长不低于10%的目标。

自去年以来,牧原股份“出海”动作频频,先是与当地农业公司合作建“猪舍”,后是直接成立全资子公司。最新进展是牧原股份已经递交了港股IPO申请。牧原股份在接待投资者调研时表示,当前公司越南团队正在熟悉当地市场及产业发展状况,公司会根据未来战略发展需求制定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业务发展方式及目标。

神农集团是否也准备养猪“出海”?

何昕阳这两年跑了很多国家,比如马来西亚、巴西等,但他对“出海”养猪保持谨慎。

“前年7月份,我们收到马来西亚政府的邀请,做了很多调研,也请了专业第三方机构了解海外市场的投资情况。调研后发现,出海需要明确目标、方向,做好规划,特别是组建海外团队。因为海外政策文化、营商环境和国内差异大,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何昕阳表示,现在养猪“出海”之所以热衷越南,是看重越南猪肉消费市场,其市场规模是除日本、韩国、中国外的第四大。

神农集团会持续通过第三方公司等方式,对海外市场、政策、法规等做综合评估,再由企研团队研究以何种业务形态进入海外市场。

在何昕阳看来,生猪养殖类端口可能是主要突破点,这要评估国内养殖成绩在海外的竞争力,以及供应链能力。

“我们是云南本土养猪大户,地理位置上更适合走向东南亚周边国家,也有合作方找过我们,但我们比较谨慎,对陌生市场需要至少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做充分调研和内部能力评估。”他说,走出去最快的方法可能是找本土企业合资,“神农集团有国际化背景,未来出海是战略考量的必然选择,我们会持续关注同行,积极探索”。

全产业链的终端是品牌价值

长期来看,神农集团也在思考如何实现长周期的业绩破局,一个思路是全产业链发展,从饲料到养猪,再到屠宰,最后到终端食品市场。

4月28日,神农集团全资子公司云南神农动物营养科技有限公司竣工投产仪式在昆明石林举行。该项目的成功投产,标志着神农集团饲料生产基地全面投产。《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走进该公司发现,石林饲料生产基地占地面积约44亩,建有现代化、标准化厂房及先进的生产设施,年设计饲料产能18万吨,是云南省最大的预混饲料、教保料生产工厂。记者注意到,该饲料基地的设备很新,且智能化程度很高,比如中控室已经能全自动化监测生产环节,一般一个工作人员就能操控。

神农集团饲料生产基地实地探访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胥帅 摄

尽管饲料市场也很“卷”,但何昕阳表示神农集团不会去“卷”价格。“神农一直都没有‘卷’价格,我们的理念以品质和高质量为先,未来的核心能力是原料控制能力以及神农特有的商业模式,比如我们的服务。”他表示。

而终端食品,神农集团2024年年报提到进一步探索深加工业务,神农集团澄江食品厂以“神农放心肉”为主要原料,专注生产具有云南特色、高品质美味深加工肉制品。同时,魔芋制品等创新零食也已列入研发计划。

“整个行业都在探索如何实现终端价值最大化,发挥品牌价值。神农有一定基础,从2002年就开始有相关业务。我们现在总结经验,终端团队需要更精心、更有活力,摒弃固有的传统低端思路。”何昕阳表示,神农集团的食品端产品、理念、团队都还需要打磨,会持续聚焦云南市场深耕,“实现终端价值不是简单的事,我们要走出舒适圈,学习先进模式,面对未来,实现终端价值,形成区域相对竞争力,这是评价终端业务是否成功的标准”。

封面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资料图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公司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长岭街道长岭路与观山路西北角中天会展城TA-1、TA-2栋(2)16层14号
电子邮箱:599599113@qq.com
客服电话:13765656037

Powered by 贵州阡乐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qianlew.com Inc.( 黔ICP备2025043673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