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五蹲在村口啃馒头,手机弹出粮价通知,手猛地抖了下。 安徽面粉厂报价1.255元/斤创新高,河北却有厂子压到1. 21元/斤,差价能买袋盐了。 粮贩子老陈半夜发动货车:“河北装30吨麦跑山东,能多赚1200块! ”引擎声惊飞了树上的雀。 面粉厂跟饲料厂杠上了。河南山东面粉厂库存剩不到10天粮,五一面粉卖爆,不得不高价抢麦。玉米涨价逼得饲料厂转头收小麦,小麦玉米价差缩到5分钱,饲料厂抢粮占了15%的量。 粮贩子玩起了“捂粮术”。湖北新麦上市却质量不一,北方旱情让新麦减产,市场流通粮源少了三成。中储粮拍卖底价涨到1. 22元/斤,这下看涨的人更坐不住了,囤粮的库房钥匙攥得更紧。南北市场像两锅沸水。安徽江苏陕西抢粮抢得火热,山东河南一天调价两次硬撑高价,河北却成了“价格洼地”没人守。 老陈的货车队在省道上排成串,河北粮库的铁门一开,麦子就往高价区涌,扬起的尘土遮了半边天。农户站在田埂上犯难。 好麦能卖1.3元/斤,差麦却没人要,威海有厂子收面筋低的麦子,才1. 18元/斤,价差足有一毛多。 “种了一辈子麦,如今得看面筋吃饭?”老张蹲在麦地扒拉麦穗,穗粒比去年少了好些。政策和天气成了秤砣。 北方麦田旱得裂口子,新麦上市得晚七八天,进口麦到港价1.3元/斤,比国产麦还贵。 中储粮5月6日又要拍卖陈麦,底价涨了,可要是后面加大投放,这价格说不定就得“自由落体”。市场像团乱麻越理越紧。粮贩子怕收高价砸手里,农户怕不卖亏了,面粉厂怕没粮停产,饲料厂怕抢不到麦。 有人算过账:南北价差4分钱,倒腾一车能赚千把块,可这么折腾下去,市场能稳当吗? 未来十天像道坎。 山东河南麦子价瞅着要往1. 26元/斤冲,河北低价区说不定得跟着涨,可新麦5月下旬就要集中上市。 “陈麦价格能顶住新麦冲击不? ”村支书在广播里问,没人能答,只有风掠过麦田沙沙响。农户该咋应对这乱局? 别信粮贩子低于1.23元/斤的报价,能直接卖给大面粉厂就别转手。 手头麦子分两批卖,5月10日前卖三成,剩下的等中储粮拍卖结果再瞧。最要紧是盯着天气预报、拍卖公告和新麦质量,这仨消息能定麦子的“生死价”。麦价就像五月的天,晴一阵雨一阵。 有人靠倒腾赚了快钱,有人守着囤粮睡不着觉,可地里的新麦还没熟透呢。 “麦熟一晌,价变千样。”老李吧嗒着旱烟感叹,今年这钱袋子,咋就跟坐了过山车似的?稳得住囤粮的心,才守得住汗珠子换来的收成,可这道理都懂,真到抉择时谁能不慌? 新麦上市后的价格“颠簸”躲得过不?没人说得清,只有田埂上的脚印,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