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5月5日报道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5月4日报道,随着全球经济放缓导致需求下降,由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与俄罗斯等非欧佩克成员国组成的“欧佩克+”3日决定再次大幅增产。一向重视市场稳定的沙特正在逐渐放弃调节供需的传统角色,明确将本国利益放在首位。战后的石油秩序或将面临严重动摇。 利益攸关方3日召开线上会议,决定6月份日增产41.1万桶。“欧佩克+”原计划在4月开始的18个月内逐步解除减产措施,但当天的增产决定意味着“欧佩克+”在3个月时间里就已经回补了44%的减产幅度。 石油不仅仅是市场上交易的一种商品,其作为支撑国家安全和工业基础的战略资源具有独特意义。一直以来沙特凭借其丰富的资源储备、低廉的生产成本和巨大的过剩产能维系了石油市场的稳定。 当价格下跌时他们就减产,当价格上涨时他们就增产,以此实现价格稳定。从长远看这样做的目的还在于防止客户放弃使用石油。以往每当需求下降,沙特往往会带头削减超过其配额的产量。 然而今天的沙特不再像过去那样以牺牲本国利益为代价让其他国家搭便车,因为作风强硬的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所推动的后石油时代改革计划“2030愿景”需要巨额资金。 低迷的油价也符合沙特的战略。新兴产油国和美国页岩油企的生产成本高,如果油价长期低迷,它们将被挤出市场。由于石油开采成本极低(每桶不到5美元),沙特完全有能力在竞争对手留下的市场中获取剩余利益。 支持石油增产的美国特朗普政府同样奉行本国优先主义。此前美国承诺保护沙特的安全,沙特则负责扮演协调者,而未来这些承诺可能名存实亡。 对于完成了页岩革命的美国来说,中东的战略地位有所下降。2019年沙特阿美的设施遭到导弹和无人机袭击,当时执政的特朗普政府没有采取报复措施。这对沙特来说是一个令人震惊的变化。 市场缺乏领导者将带来严重的价格波动。在油价下跌时增加产量的产油国也可能会在油价上涨时减少供应。令人担忧的是,与其他金融产品相比规模较小的石油期货市场也可能受到投机资本操弄。 世界已经目睹了石油秩序的崩溃。2020年,沙特与俄罗斯爆发了一场“价格战”。新冠大流行导致需求暴跌,西得克萨斯中间基原油期货价格历史上首次录得负值。爆满的储备设施迫使卖家自掏腰包让他人将油运走。2015年前后,沙特和页岩油企业的市场份额争夺战引发了一场名为“逆向石油冲击”的价格暴跌。 油价和能源政策与产油国的国家治理密切相关。沙特增产导致的价格低迷曾成为苏联解体的导火索。在摆脱石油方面行动迟缓的伊朗和伊拉克等产油国将面临紧迫的财政形势,中东地缘政治风险可能进一步上升。(编译/刘林) |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2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