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价格持续低位震荡。据猪好多数据监测,5 月 5 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 14.84 元 / 公斤,较前一日微跌 0.01 元 / 公斤,这一价格区间已持续两个月。当前市场缺乏明显涨跌驱动因素,价格呈现 “胶着” 态势。 分区域来看,北方地区以小幅下跌为主,跌幅普遍在 0.1 元 / 公斤以内,仅天津、陕西等地出现个别上调;南方地区涨跌互现,江苏、上海、广西、海南、四川等地猪价呈小幅上涨。五一假期结束后,市场并未出现预期的价格反弹,反而因养殖集团出栏量缩减引发关注。养殖集团报价、二次育肥竞拍价格及中大猪交易价格均显疲态,河南养殖集团报价下跌 0.1 元 / 公斤,广东维持稳定,散户中大猪价格持续走弱,终端消费乏力使得毛猪价格缺乏支撑,市场压力进一步加剧。 行业专家分析认为,2025 年生猪价格虽面临下行压力,但出现过度下跌的可能性较小。从生产周期角度,2024 年 4 月生猪产能触底回升,对应 2025 年春节后猪价重心逐步下移。供应端多重因素预示价格承压:当前约 15% 的出栏生猪进入二次育肥环节,叠加 3 月全国 5 月龄以上中大猪存栏量同比增长 7%,将导致 4、5 月肥猪出栏量持续增加;2024 年 10 月至 2025 年 3 月新生仔猪数量同比增长 7%,按 6 个月育肥周期推算,4 - 9 月生猪出栏量将显著上升。饲料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趋势,今年一季度全国猪饲料产量达近年来峰值,仔猪及育肥猪饲料产量同比增长约 10%,预计全年肥猪上市量将增加 4% 左右,生猪价格或下行 10% - 20% 。 长期来看,若排除突发因素影响,生猪产能将持续处于相对饱和状态,猪周期波动幅度趋于平缓。不过,养殖端的压栏惜售、二次育肥行为,以及蓝耳病、腹泻等流行性疾病,仍可能引发价格短期波动。 面对行业新趋势,养猪从业者需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既要密切关注市场行情变化,合理规划生产节奏、优化经营策略,也要强化生物安全管理,有效防控疫病风险,确保养殖效益稳定。 |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