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走势剖析:能否上车及操作策略 黄金到底还能不能涨?我们究竟还能不能上车?兄弟们,这条全是干货,我直接给大家捋清黄金上涨的逻辑,最后还会分享一个简单实用的小操作方法。记得点赞收藏,反复观看。 最近黄金的涨势着实有些离谱。4月22号,国际金价已经冲到3500美元附近,创下历史新高。从年初的2600美元到最近的3500美元,4个月涨幅达35%。这涨幅直接超过了股市和债市,很多人忍不住冲进黄金市场。但最近黄金回调了将近8%,大家又开始慌了,都在纠结黄金是不是到顶了,自己到底该走还是该留。 咱们得先搞清楚黄金为啥涨得这么厉害。表面上看,很多人说黄金是避险资产,市场一乱,大家就都往里面涌。但背后的深层逻辑,其实是全球资产的流动性在重新定价。说白了,就是钱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安全的去处,而黄金就是全球经济的大风向标。具体来讲,有三大因素推动黄金上涨。 一、美国关税政策不稳定 2025年特朗普上台后,关税政策如同坐过山车。4月2号说对全球加征10%关税,对中国加征145%。结果没过两天又说暂停90天,后来又直接加到245%。市场对此完全摸不着头脑,避险情绪瞬间飙升,资金全都流向了黄金。最近又传出要考虑降低关税,避险情绪稍有回落,金价也跟着回调。 二、美元走弱 2025年第一季度,美元指数下跌了4%左右,4月21号还创下3年新低,跌到了98。美元一旦走软,对于其他国家的买家来说,黄金就变得更便宜了,需求自然就上升了。 三、央行疯狂买黄金 2025年1月份,中国央行买入160吨黄金,全球央行第一季度共加仓18吨。乌资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也都在囤货。这可是非常强烈的信号,央行都觉得黄金靠谱,散户能不心动吗? 不过大家要注意,现在黄金可不只是避险资产,它已经成为市场对美元信用的一次重大考验。为啥呢?因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仅推高了通胀,还有可能让美国的财政赤字状况更糟糕。2025年,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达到4.31%,收益率一高,国债价格压力自然就大。全球央行对美元的信心开始动摇,这个时候黄金就成了去美元化的硬通货。 再看看黄金与风险资产的关系,你们有没有发现,黄金与比特币、股市的走势有时候就像跷跷板。今年2月份开始,纳斯达克最高跌了26%,比特币波动也很大,1月高点之后一度跌幅超过20%,而黄金却稳步上涨,年内涨幅超过20%,几乎没有太大回调。 虽然从短期来看,相对强弱指标(RSI)显示超买,可能有调整压力。但长期来看,由于市场对风险资产的信心下降,资金更倾向于流向黄金这种无信用风险的资产。高盛预测,明年年中黄金可能会冲到4000美元。全球经济形势不佳,黄金成了避险领域的热门选择,听起来很诱人吧?但还是要冷静,涨势猛可不意味着能盲目追涨,市场从来都没那么简单。 接下来对于黄金的走势该怎么看?现在黄金调整了还能上车吗?我先泼盆冷水,短期来看确实有调整压力。为啥呢? 从技术面看 相对强弱指标(RSI)超买了,短期涨得太猛。4月22号金价最高冲到将近3500美元,明显过热,溢价非常严重。 如果关税继续缓和 比如说中美谈判有进展,那么避险资金可能会撤出一部分。 但从长期来看,黄金依然有支撑,因为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这里我给大家一个简单的框架,叫做“黄金脉搏监测器”,通过三步自查,帮助你判断能不能上车。 第一步:查宏观脉搏 盯住三个指标:关税进展、美元走势、央行购金情况。如果关税继续升级,那么金价还有上涨空间。美元如果继续跌破95,那么黄金可能会冲到3800美元。央行要是继续加仓,比如中国央行大手笔买入,那么黄金的支撑会更足。 第二步:察市场脉搏 看看风险资产的表现。如果股市、比特币等继续震荡甚至下跌,那么黄金的避险吸引力会更强。 第三步:查自己的脉搏 问清楚自己是短期投机还是长期配置。如果是短期投机,盯住恐慌指数VIX,如果低于30,要小心调整风险。如果是长期配置,3500美元其实不算贵。高盛和德银都预测,2026年黄金均价有望达到3700 - 4000美元之间。 那具体该怎么操作呢?我教大家一个三步法。 第一,分散配置 别急着满仓,仓位控制在20% - 30%就行,剩下的资金可以放在债券基金、存款里平衡风险。 第二,选对工具 普通人购买黄金ETF、现货黄金或者金条更省心,流动性也比较好。千万不要做黄金期货,杠杆这东西,普通人很难驾驭。另外,也不要买太多首饰黄金,因为它比国际金价要贵30%。 第三,定好止盈止损 如果是短期投机,设个5%的止损位就行。如果是长期配置,就安心拿着,别慌。记住,黄金不是让你一夜暴富的,它是能让你睡得踏实的压舱石。黄金不是简单的保值神器,而是乱市中的信号灯。 因为黄金价格的波动反映的是全球经济的动态。2025年,关税、美元、央行购金、风险资产等这些因素都在推动金价波动。短期来看,3500美元的金价确实有点过热,回调可能会在3000 - 3200美元区间。但长期来看,只要市场乱象还在,黄金依然会受到青睐。能不能上车得看你的目标和耐心,想清楚了再行动,千万别被市场情绪牵着鼻子走。 |
2 小时前
2 小时前
昨天 23:52
昨天 23:08
昨天 2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