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24小时 | 三市“抱团”,粤东不想“掉队”

来自: 每日经济新闻 收藏 邀请

每经记者 杨欢    每经编辑 刘艳美    

Wlgvqdefob1745925437506.thumb_head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1721801

据羊城晚报消息,4月28日,汕头、潮州、揭阳三市主要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齐聚汕头,召开汕潮揭都市圈第一次联席会议。这场在粤东区域协同发展进程中被视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审议通过了《推进汕潮揭都市圈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发布了三市合作事项清单,并启动了文旅、医疗等多个领域联动项目,标志着粤东三市从“同城化协同发展”迈入“一体化共建”的新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行动方案》为汕潮揭都市圈建设锚定了顶层设计——横向建立“轮值制”联席会议,三市每半年轮值主办;纵向设立由三市市委书记、市长组成的领导小组,下设人社、生态、交通、文旅、卫健、应急、政务数据、医保等专项工作小组,构建“每月商讨、每季协调”的立体化协作网络。

解读:广东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个老话题。一个比喻是,广东的轮廓就像一个呈东西走向的“大鸡腿”,鸡腿有肉都在“中间”。比起珠三角,粤西和粤东发展一直相对滞后,甚至人均GDP等关键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站位粤东,有观点指出,上世纪90年代,潮汕地区拆分为今天的汕头、潮州、揭阳三市,使得区域产业协同受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三地经济增长。基于此,近年来顶层规划方面,致力于推动三地合作,为的就是打破三地产业协同发展的阻力,进一步激发潮汕地区经济活力。

早在2012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汕潮揭都市区一体化”。此后,汕潮揭首次联席会议召开,《推进汕潮揭同城化工作方案》出台。方案显示,三市将建立半小时生活圈和一小时经济圈,联合打造上中下游产业联系紧密、相互配套、竞争力强的产业体系。

不过从成效来看,无论是交通,还是产业,都未见明显起色——2023年底,《汕潮揭都市圈发展规划》印发,当中直指,汕潮揭三市地区生产总值总量占全省比重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人口出现净流出趋势,自我发展能力和区域带动能力有限。

画“圈”,就是要以都市圈作为突破口,让圈内城市融合成一个整体,让经济要素流通、互动。据报道,此次《行动方案》中,汕潮揭三市围绕近2年的重点工作,提出了4个方面共22项具体合作任务,以及29项今年汕潮揭都市圈合作推进重点事项、19个汕潮揭都市圈合作推进重点项目。

这其中,“综合交通体系”被列为四大任务之首。汕潮揭都市圈提出要加快构建“一横四纵三环”综合交通格局,目标直指“轨道上的都市圈”与“组合港口群协同发展”。同时从高快速公路系统、粤东航空枢纽服务能力、同城化交通运输服务运营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对应举措,力求在交通领域进一步破局,建立更加完善的互联互通“地理相连”。

此外,针对此前被诟病的产业同构程度偏高等问题,此次《行动方案》也提到,立足三市现有优势产业、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统筹区域创新平台建设。联动传统产业升级与数字产业集聚,协同新材料产业链布局,强化各市产业分工协作和产业链配套,构建协作互补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动向

青岛出台新一轮支持电影经济发展十条政策

4月28日,电影经济发展推介发布会在青岛举行,解读山东、青岛的电影发展情况。青岛制定出台了新一轮支持电影经济发展的十条政策,其中包括:对新获得国家电影专项资金支持的电影作品,最高给予2000万元扶持;在青岛举办电影路演活动和全国首站首映礼的,最高给予10万元及30万元奖励;对新获得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的基地(园区),最高给予1000万元扶持等等。

广东发布“28条”促专利转化运用

近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印发《2025年广东专利转化运用攻坚举措的通知》聚焦大力推动专利产业化,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出了28项具体举措。在持续提升高校院所专利产业化水平方面,广东继续推进高校院所专利盘点,不断扩充专利转化资源库;持续开展专利评价,提升评价精准度和专业性……2025年,力争全省高校院所产业化率提升20%以上。

湖北6维22策,整体提升支点创新策源力

4月28日,湖北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实施科创引领战略,整体提升支点创新策源力行动”相关情况。会上介绍,行动方案提出3个阶段性目标:2027年全省创新策源力显著提升,2030年基本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2035年成为世界原始创新策源地、全国成果转化优选地、全国创新生态高地。围绕上述目标,从力量建设、空间布局、科技攻关、成果转化、人才集聚、创新生态等6个方面,部署22项重点任务。

广西首批16个“人工智能+”开放场景清单出炉

4月28日,广西聚焦当地“人工智能+”行动场景创新情况,正式发布2025年第一批共16个人工智能开放场景清单,涉及农业、制造、交通、能源、文旅5大重点领域。未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将发挥工作专班场景小组牵头单位统筹协调作用,建立常态化清单发布机制,不定期开展场景创新政银企对接会和发布会,并与相关部门、地市合作,组织专项领域或区域的场景应用推广活动。

#声音

新增三省两市,西湖大学本科招生首次走出浙江

西湖大学4月29日公布:经审批,在浙江省“创新班”招生试点的基础上,2025年西湖大学将首次面向上海市、江苏省、河南省、广东省、重庆市等5个省(市)招收本科生。

其中,在上海市、江苏省和广东省开展综合评价招生,在河南省和重庆市通过普通高考招生。招生专业为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临床医学。同时,浙江省内也将在“创新班”招生的基础上,增加综合评价招生方式。

西湖大学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回应,“西湖大学定位是‘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面向全国招生是学校启动招收本科生时就设立好的目标。为了确保各个环节的顺畅,学校在招生规模和地区采取逐年推进的做法,率先在2022年面向浙江省开展‘西湖大学创新班’小规模本科招生试点,经过三年的试点,我们认为条件成熟,可以逐步走出浙江,面向部分省市开放小规模招生。”

#数读

同比增长8.7%,一季度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19741.8亿元

据商务部网站4月29日消息,2025年一季度,我国服务贸易较快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19741.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8.7%。其中,出口8351.5亿元,增长12.2%;进口11390.3亿元,增长6.2%。服务贸易逆差3038.8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44.6亿元。

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保持增长。一季度,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7524.9亿元,增长2.6%。其中,其他商业服务、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规模较大,金额分别为3204.8亿元、2623.4亿元,增速分别为0.8%、4.8%。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4363.4亿元,增长2.1%;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口3161.5亿元,增长3.4%。

旅行服务出口增长最快。一季度,旅行服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进出口达5849亿元,增长21.8%,为服务贸易第一大领域。其中,出口增长97.5%,进口增长14.9%。

#放榜

2025算力园区竞争力TOP20,西部地区居前五

日前,赛迪顾问电子信息产业研究中心正式发布《2025中国算力园区竞争力研究》。此次研究聚焦经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批准建设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区、产业园等多种形态的算力相关产业园区,遵循全面性、客观性、科学性原则,构建了包含算力规模、算力能力、算力应用、算力环境和绿色算力5个维度,超过20个指标的发展评价体系。

从2025算力园区TOP20来看,枢纽地区优势明显,有15个园区入围,占比达到四分之三,其中TOP10园区中占比达到80%。随着“东数西算”工程深入实施,算力网络一体化不断推进,为西部算力园区注入发展活力,叠加能源、土地资源等优势,西部算力枢纽地区算力综合能力更加优秀,TOP5算力园区均位于西部地区。

从园区等级来看,由于大部分算力园区处于前期发展阶段,国家级园区拥有更强产业实力及更优的政策支持,其算力下游应用市场广阔,算力赋能作用显著。TOP20园区中有四分之三属于国家级高新区、新区或产业园。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公司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长岭街道长岭路与观山路西北角中天会展城TA-1、TA-2栋(2)16层14号
电子邮箱:599599113@qq.com
客服电话:13765656037

Powered by 贵州阡乐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qianlew.com Inc.( 黔ICP备2025043673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