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创新 共探未来变革 “人工智能与知识产权”活动举办

来自: 中国经济网 收藏 邀请

为进一步加快完善人工智能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积极参与人工智能领域知识产权全球治理,4月28日,由知识产权出版社主办的以“人工智能与知识产权”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在京举办。

据悉,活动聚焦AI时代知识产权领域的深刻变革,涵盖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知识产权情报专业委员会成立、第十四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启动、“中知慧融”产融生态伙伴计划启动及专利智能体矩阵发布等系列活动。活动吸引了来自政府机构、高校、企业、科研单位及服务机构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与,共话行业创新发展新路径。

在此次系列活动中,“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知识产权情报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正式成立。首届专委会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部门负责人、高校知识产权情报信息领域专家学者、科研院所和企业知识产权部门负责人以及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代表近60人组成。专委会将着力打造“学术交流、期刊建设、产业融合”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理事长戴国强在致辞中强调,专委会的成立是推动情报学与知识产权深度融合的重要实践,将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活动中,知识产权出版社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超宣布第十四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定于2025年9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办,会议将聚焦知识产权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举办30余场会议活动,对接经营主体关切,解读国家政策,分析行业动态,展望发展方向,为知识产权事业融入新发展格局、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知识产权方案”。

知识产权出版社总编辑刘新民与中国企业评价协会、北京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八家行业领军机构代表,共同发布了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打造的“中知慧融”专利产业化产融协同平台,启动了“产融生态伙伴计划”。与会专家评价,“该平台不仅革新了工具,更重构了知识产权与产业金融协同的底层逻辑。为创新要素流动搭建了高速通道”。

活动期间还举办了“人工智能与知识产权交流会”,江苏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唐恒担任主持人,来自同济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百度、同济大学、湘潭大学、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北方工业大学的与会专家围绕人工智能对知识产权情报获取模式的革新,以及知识产权工作方式的系统性改变,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如何重塑知识产权领域的信息获取逻辑与工作流程,为行业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中国经济网记者 佟明彪)

(责任编辑:郭健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公司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长岭街道长岭路与观山路西北角中天会展城TA-1、TA-2栋(2)16层14号
电子邮箱:599599113@qq.com
客服电话:13765656037

Powered by 贵州阡乐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qianlew.com Inc.( 黔ICP备2025043673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