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金协会4月28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黄金产量为87.243吨,同比增长1.49%。从需求侧来看,第一季度,黄金消费量为290.492吨,同比下降5.96%。其中,黄金首饰为134.531吨,同比下降26.85%;金条及金币为138.018吨,同比增长29.81%;工业及其他用金为17.943吨,同比下降3.84%。 受高金价抑制,黄金首饰消费需求持续疲软,古法金、硬足金和小克重金饰更为紧俏,黄金与其他材质结合的产品也颇受年轻消费者喜爱。地缘政治复杂多变与经济不确定性使得黄金避险保值的功能进一步凸显,民间金条和金币投资需求快速大幅度增长。工业用金随着高金价影响,需求呈现出小幅下滑趋势。 “金价涨得太快了,顾客总是进来看看就走,4月以来我才开了两单。”江西一名周大福销售人员表示。 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表示,由于近期黄金现货价格上涨过快,反而导致市场观望情绪加重。目前黄金市场80后、90后逐渐成为主力,但这批消费者理性消费的动机更强,因此,黄金价格的快速上涨导致黄金消费量反而下降。但从资产配置以及目前黄金款式逐渐多样性的角度来看,后期随着黄金价格的回调,黄金消费可能呈现上升的趋势。 与黄金首饰消费遇冷相对的,是银行正成为年轻人的“淘金胜地”。 北京市一名90后黄金投资者闹闹(化名)告诉记者,她每天都会关注持仓的积存金价格,涨了就出手,降了就补仓,也会购买实物金条。 “自从开通了积存金,一天到晚都在盯盘,不停加仓,和身边人聊天也都是三句话不离金价。”在社交媒体上,也不乏分享自己黄金投资经历的“买金达人”。 数据亦可佐证银行黄金交易量的大增。以民生银行为例,其2024年财报显示,民生银行黄金交易量达到2405.66吨,交易金额高达13494.98亿元。 中国黄金协会数据显示,黄金市场成交量成交额在第一季度实现了大幅上涨。 上海黄金交易所全部黄金品种累计成交量双边为1.60万吨(单边0.80万吨),同比增长4.57%;成交额双边为10.70万亿元(单边5.35万亿元),同比增长42.85%。 上海期货交易所全部黄金品种累计成交量双边为5.54万吨(单边2.77万吨),同比增长91.17%;成交额双边为30.52万亿元(单边15.26万亿元),同比增长143.69%。 2025年第一季度,国内黄金ETF持仓增长23.47吨,较2024年第一季度增仓5.49吨同比增长327.73%。截至3月底,国内黄金ETF持有量为138.21吨。 展望后续行情,铜冠金源期货认为,目前关税风险出现一定的缓和迹象,市场风险偏好有所回暖,黄金出现回调。之前持续创新高的金价本身也存在调整的需求,预计短期金价会呈现震荡偏弱走势。而前期滞涨的银价近期与金价走势明显分化而走强,预计短期银强金弱的格局会持续。 光大期货表示,工业品和黄金表现同时影响银价,但在金银比回归预期下,银价或相对坚挺,规避黄金出现快速下跌阶段带来的回调。(记者 王彤旭)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来源:中国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