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余蕊均 每经编辑 杨欢 ![]() 发布会现场 图片来源:蒋翼鹏 摄 4月29日上午,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举行《四川省促进川菜发展条例》(下称《条例》)专场新闻发布会。稍显特别的是,这场发布会“转站”四川旅游学院,在烹饪与食品实验管理中心内,在川菜技艺传承和创新孵化的灶台案板前,立法工作者、行业主管部门、企业家代表、专家学者等各相关方一同为川菜发展“划重点”。 作为中国传统四大菜系之一,川菜是四川靓丽的文化名片和产业名片。此前,四川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川菜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但同时政策措施存在阶段性、零散性特点,有必要通过地方立法强化川菜发展法治保障。 在此背景下,去年9月,《条例》(草案)首次提请审议,今年3月28日获四川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5月1日起施行。四川省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员贺江华介绍,《条例》共29条,不设章节,主要包括促进川菜产业发展、推动区域协作和川菜国际化、加强川菜文化传承和弘扬、优化人才培育和创新发展等内容。 推动构建川菜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地方菜系立法,四川是第二家。在前期立法调研中,四川也充分学习了《广东省粤菜发展促进条例》的立法经验。 “之前的粤菜条例主要是依托粤菜大师傅,从人的角度进行延伸,我们的川菜条例主要是基于产业角度,从田间到舌尖到心尖,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同时,也促进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被问及两部地方性法规的不同之处,四川省商务厅副厅长尹奇志如是解释。 她表示,《条例》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立足川菜产业发展全局,推动构建川菜现代化产业体系,主要解决川菜发展部门协调问题、川菜产业完善链条和融合发展问题、川菜人才供应及川菜技艺传承问题。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商务、经济和信息化、教育、科技、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农业农村、文化和旅游等主管部门在促进川菜发展中的工作。其中,由商务部门牵头的有六条,包括统筹推进川菜发展、加强品牌培育、建立餐厅评价体系、促进川菜消费、推动川菜国际化发展和川菜老字号等。 尹奇志表示,四川省商务厅将加大部门协调力度,充分整合政策和资源,出台配套政策,会商重大事项,加强信息共享,保障《条例》落地见效。 据介绍,商务厅近期将会同相关部门,出台四川省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实施餐饮消费提振、产业提升、开放提能、供给提质、要素提效和服务提档六项行动,以餐饮消费带动川菜一二产业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推动川菜产业发展,“品牌是核心,主体是关键”。四川将构建川菜“公共品牌+特色美食+老字号”的品牌矩阵体系,指导行业组织等建立完善川菜星级餐厅评价标准,面向境内外依法依规开展评价,开展川菜市场主体梯度培育,支持川菜重点企业“上台阶”“上榜”“上市”,支持川菜餐饮企业特别是老字号、非遗美食和特色小吃品牌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 数据显示,四川共有“中华老字号”57个、“四川老字号”200余个,其中80%都跟川菜相关,包括“龙抄手”“夫妻肺片”“赖汤圆”等。 加强国际传播提升川菜影响力美食无国界。“世界上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中餐,有中餐的地方就有川菜。”在业内人士看来,川菜国际知名度极高,但其形象和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国际化既是川菜振兴的重要目标,也是《条例》的一大亮点。 四川省非遗协会川菜专委会主任杜莉在会上表示,川菜专委会今后将通过线上和线下多种途径,如参加国内外非遗相关博览会、交流会等,开展川菜非遗展示展览,加强川菜国际传播,更好地提升川菜品牌形象和影响力。 商务厅作为餐饮业的主管部门以及四川对外开放的牵头部门,尹奇志表示,下一步将用好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积极搭建对外交流合作平台,面向川菜企业开展对外投资的备案辅导。同时,利用“川行天下”支持政策,来鼓励川菜企业及相关调味品和食品企业赴境外参会参展、洽谈贸易、对外投资,拓展国际市场。 “走出去”的同时,也要“引进来”。如四川旅游学院,已连续举办了海外中餐社团负责人研修班,取得较好反响。职能部门下一步将积极支持院校、行业组织等面向海外川菜从业人员,开展技能提升培训,传播川菜文化。 “《条例》的出台,更加坚定了我们办好烹饪专业、培育烹饪人才的信心,下一步重点从人才培养、非遗保护、文化传承、科研创新方面助力川菜高质量发展。”四川旅游学院副校长王冲说。 据了解,四川目前已有60余所院校开设了川菜烹饪、餐饮管理、食品科学等相关专业,年输送专业人才近2万名,形成了“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全链条的培养体系。院校通过“校企共建”,以及“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不断推动川菜教育从“师徒相传”向“标准化、科学化”跨越。 |
半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