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马子卿 丨2025年4月29日 星期二丨 NO.1 潘功胜会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春季会议期间会见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双方就相关合作等议题交换了意见。 点评:中国人民银行高层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深度互动,释放出中国深化国际金融协作的积极信号。此次对话或推动跨境资本流动、汇率政策协调等领域的制度衔接,为国内金融机构参与全球治理创造更稳定的外部环境。金融开放主线下,跨境支付、离岸人民币业务相关企业或将迎来业务模式创新窗口,而主权基金及外资机构对中国资产的配置逻辑也可能因政策协同而进一步优化。 NO.2 央行:将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4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用好用足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围绕稳就业稳增长重点领域,精准加力,做好金融支持。 点评:央行释放进一步强化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的信号,政策工具箱的扩容凸显结构性发力特征。降准降息预期升温可能改善实体企业融资环境,科技创新、绿色转型等政策倾斜领域将优先获得流动性灌溉,相关产业链中具备技术壁垒的专精特新企业或加速产能释放。银行间流动性维持合理充裕,有助于缓解中小金融机构负债端压力,但资产端定价能力分化或加剧行业格局重构。 NO.3 3月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同比增长6%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5年3月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数据。当月,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4.27万亿元,同比增长6%。其中,货物贸易出口2.13万亿元,进口1.52万亿元,顺差6034亿元;服务贸易出口2393亿元,进口3791亿元,逆差1398亿元。 点评:跨境资本流动双向开放预期增强背景下,具备全球资源整合能力的龙头企业估值逻辑或将重构,中长期看外贸数据改善有助于巩固人民币资产避险属性,为资本市场注入稳定性要素。 NO.4 一季度全国黄金消费量同比下降5.96% 4月28日,中国黄金协会发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国内原料产金87.24吨,比2024年一季度增加1.28吨,同比增长1.49%。此外,2025年一季度,全国黄金消费量290.49吨,同比下降5.96%。其中,黄金首饰134.53吨,同比下降26.85%;金条及金币138.02吨,同比增长29.81%;工业及其他用金17.94吨,同比下降3.84%。 点评:黄金消费呈现显著结构性分化,避险属性强化与高金价抑制效应并存。金条及金币消费同比激增近三成,映射出地缘风险下居民资产配置向实物黄金倾斜的趋势,黄金矿业公司或受益于产能释放及智能化矿山建设提速。珠宝零售板块承压明显,但古法金、轻量化产品创新或成为企业突围方向,年轻消费群体偏好或将重构行业产品矩阵。此外,黄金ETF持仓量及期货成交额倍增,叠加险资入市试点落地,金融衍生品赛道流动性溢价可能抬升,相关金融机构业务协同效应值得关注。 NO.5 工商银行A股股价创新高 4月28日,工商银行A股股价续创历史新高。截至当日收盘,工商银行报7.29元/股,股价上涨了1.11%。今年以来,银行股股价延续了2024年的上涨势头,同时不断涌现新高标的,尤其是以工、农、中、建为代表的四大行,股价不断刷新历史新高。 点评:工商银行领衔银行股持续突破历史估值中枢,国有大行与优质城商行的同步发力折射出市场对高股息资产的重估逻辑。监管层推动金融供给侧改革深化,叠加存款利率市场化调节机制完善,具备较强风险抵御能力的头部银行或加速向财富管理转型要效益,轻型化运营模式将重构行业估值体系。理财子公司扩容与养老金融试点深化背景下,中间业务收入占优的银行有望获得增量资金关注。作为A股权重板块,银行股估值修复对稳定市场中枢具有锚定作用,特别是在经济复苏动能切换阶段,低波动的金融蓝筹或成为机构平衡资产组合的关键配置。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12 分钟前
12 分钟前
12 分钟前
12 分钟前
13 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