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的避险神话早被历史打破。

来自: 网易财经 收藏 邀请

黄金:风险而非避险资产

挂在树上的小西瓜们,你们手中的金条、金饰、黄金ETF或许会让你们血本无归。很多人觉得黄金是千古不变的硬通货,是乱世中的避风港,但事实并非如此,黄金的避险神话早被历史打破。

1971 年,美元与黄金脱钩,这一“尼克松冲击”事件彻底改变了黄金的属性。在此之前,黄金确实担当着货币锚的角色,然而此后它变成了纯粹的投资工具。数据显示,脱钩后,黄金的年均波动率从不到 2% 飙升至 20% 以上,波动幅度甚至超过股票市场。

说到黄金的避险神话,1980 年的例子极具说服力。当年黄金价格飙升至每盎司 800 多美元的历史高点后,随即迎来长达 20 年的熊市,跌幅超 70%。那些在高位买入的投资者,不少人等了十几年都无法解套,这哪是什么避险资产,分明就是高风险投资品种。

2020 年疫情爆发时,黄金的表现也令人大跌眼镜。疫情初期,黄金确实上涨了一波,但当美联储大规模放水救市后,股市迅速反弹,黄金却开始下跌,这充分表明,所谓的避险属性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

黄金投资的现实陷阱

1. 金饰投资:很多人热衷于购买金饰,但大家知道吗?金店的金饰价格通常比国际金价高出 40% 以上,再加上公费,实际成本远超黄金本身价值。等想要变现时,回收商又会以各种理由压价,最终投资者往往承受巨大损失。

2. 黄金 ETF:黄金 ETF 看似是便捷的投资渠道,但其风险不容小觑。机构投资者可通过期货市场操控金价,拉高时吸引散户接盘,砸盘时迫使散户割肉。这种操作手法让不少不明就里的投资者损失惨重。

3. 银行金条:银行金条看似靠谱,可到了真正需要变现的时候,投资者常常会遇到各种阻碍。银行可能以成色不足、包装破损等理由拒收或者大幅压价,这些套路使得黄金投资的流动性大打折扣。

黄金避险属性被鼓吹的原因

既然黄金投资存在这么多问题,为何还有那么多人鼓吹其避险属性呢?原因很简单,有人靠这个赚钱。金矿公司、黄金 ETF 发行方需要投资者持续买入,他们才能赚取管理费和手续费。华尔街投行经常发布看多黄金的报告,可他们的交易部门可能正在悄悄做空。

央行购买黄金的行为也常被用作看多的理由,但这完全是误解。央行买黄金是为了外汇储备多元化,与普通投资者追求收益完全是两码事。等到央行需要抛售时,普通投资者根本来不及反应。

真正的避险资产

既然黄金不靠谱,那什么才是真正的避险资产呢?我认为,保持充足的现金流动性至关重要。在危机来临时,能够快速变现的资产才最具价值。此外,优质公司的股票从长期来看,比黄金更能实现增值,特别是那些具有稳定现金流和行业领导地位的企业。

投资最重要的是保持独立思考能力。资本最擅长制造恐慌情绪,诱导投资者在高位接盘。我们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被黄金表面的避险光环迷惑。

最后我想说,黄金投资的真相或许让很多人难以接受,但这就是事实。真正的财富保值增值,靠的不是跟风炒作,而是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公司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长岭街道长岭路与观山路西北角中天会展城TA-1、TA-2栋(2)16层14号
电子邮箱:599599113@qq.com
客服电话:13765656037

Powered by 贵州阡乐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qianlew.com Inc.( 黔ICP备2025043673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