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供应紧缺到抛售踩踏:谁将豆粕推向悬崖?

来自: 网易财经 收藏 邀请



一、抛储预期升温,供应压力提前释放

市场对国储大豆投放的预期显著增强。据海关数据,4月下旬港口大豆通关量较中旬增长40%,五一后巴西大豆到港量预计达2300万吨,叠加油厂开机率从30%回升至50%以上,豆粕日产量增加近10万吨,国内豆系基本面由紧转松的格局明显。此前因海关严查导致的供应紧张局面迅速逆转,贸易商为规避库存风险加速抛售,华北地区单日跌幅高达300元/吨,形成“越跌越抛”的恶性循环。

二、下游需求疲软:替代效应压制消费

养殖行业对高价豆粕的接受度降至冰点。湖南某生猪养殖场将豆粕用量从20%降至12%,菜粕、棉粕替代比例超40%,单吨饲料成本节省300元。饲料企业采购策略转向“按需补库”,广东海大集团仅维持3天库存,中小饲料厂则通过基差合同锁定低价货源,进一步削弱现货需求。需求端“用不起就换”的逻辑直接压制价格反弹空间。

三、成本支撑坍塌:美豆回调+巴西贴水回落

美豆期货因巴西丰产压力震荡走弱,叠加阿根廷降雨缓解减产担忧,国际大豆成本中枢下移。巴西升贴水报价从4月高点回落,进口成本较前期下降200元/吨,削弱豆粕成本支撑。尽管此前中美关税博弈推升风险溢价,但随着巴西成为核心供应国(占比超70%),美豆政策扰动对国内市场的边际影响减弱。

四、进口量激增:供应宽松预期强化

1-3月中国大豆进口量同比减少7.9%,但4月转向南美采购后,巴西大豆到港量激增,预计未来三个月大豆到港月均1000万吨以上。海关政策调整加速港口卸货,山东、天津等港口大豆通关效率提升,市场对“供应堰塞湖”的担忧加剧。此前因通关延迟引发的供应紧张预期彻底反转。

五、节前资金避险:多空博弈加速离场

五一假期前,资金避险情绪升温。贸易商为规避节日期间价格波动风险,集中抛售前期高价囤货,华北某贸易商以3900元/吨抛售4200元/吨购入的库存,单吨亏损超300元。期货市场持仓量显示,非商业多头减仓15%,空头增仓8%,资金面呈现“多杀多”特征。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公司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长岭街道长岭路与观山路西北角中天会展城TA-1、TA-2栋(2)16层14号
电子邮箱:599599113@qq.com
客服电话:13765656037

Powered by 贵州阡乐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qianlew.com Inc.( 黔ICP备2025043673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