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中国黄金协会披露2025年一季度国内黄金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黄金市场成交量、成交额呈现大幅增长趋势。 核心趋势总结: • 生产端:产量稳增,资源利用率提升,海外布局加速; 一季度,黄金企业紧紧抓住黄金价格上涨带来的契机,进一步降低入选品位,最大限度利用金矿资源,黄金产量稳步增长。海域、纱岭和西岭等重点金矿项目快速推进,重点黄金企业积极调整黄金生产布局,推进智能矿山、绿色矿山建设。我国大型黄金集团积极推进“走出去”发展战略,加快黄金并购步伐,成效显著。3月10日,赤峰吉隆黄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挂牌上市,成为继紫金矿业、山东黄金之后国内第三家“A+H”双平台上市的黄金企业。2025年一季度,我国大型黄金集团境外矿山实现矿产金产量18.485吨,同比增长13.14%。 • 消费端:结构分化,投资需求激增,首饰消费受抑; 受高金价抑制,黄金首饰消费需求持续疲软,古法金、硬足金和小克重金饰更为紧俏,黄金与其他材质结合的产品也颇受年轻消费者喜爱。地缘政治复杂多变与经济不确定性使得黄金避险保值的功能进一步凸显,民间金条和金币投资需求快速大幅度增长。工业用金随着高金价影响,呈现出小幅下滑趋势。 • 市场端:交易活跃,黄金ETF持仓暴涨,险资入市注入流动性; 2025年一季度,我国黄金市场成交量、成交额呈现大幅增长趋势。上海黄金交易所全部黄金品种累计成交量双边1.60万吨(单边0.80万吨),同比增长4.57%,成交额双边10.70万亿元(单边5.35万亿元),同比增长42.85%;上海期货交易所全部黄金品种累计成交量双边5.54万吨(单边2.77万吨),同比增长91.17%,成交额双边30.52万亿元(单边15.26万亿元),同比增长143.69%。2025年1季度,国内黄金ETF持仓增长23.47吨,较2024年1季度增仓5.49吨同比增长327.73%。至3月底,国内黄金ETF持有量为138.21吨。 • 政策端:黄金资产配置属性强化,储备增持与市场化改革并行; 2月7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开展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试点的通知》,明确保险公司可以中长期资产配置为目的,开展投资黄金业务试点。3月25日,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联合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关于开展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试点的新政框架下,完成全国首笔保险资金黄金投资询价交易,这是险资入市的首批黄金交易。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的进一步拓宽,并在一定程度上为黄金市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黄金ETF持仓激增背后的投资逻辑,据WIND Alice Chat整理: 黄金ETF持仓激增的背后,主要是由于避险需求增加、货币政策宽松预期、通胀预期上升、美元走弱以及投资需求增加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黄金价格的上涨,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黄金ETF。具体来看: 1.避险需求增加 国际贸易紧张局势:近期美国总统宣布对主要出口国的新关税措施,引发了国际贸易局势的高度紧张。这种不确定性增加了市场的避险需求,投资者倾向于购买黄金等避险资产。 地缘政治风险:全球地缘政治局势的不稳定,如中东地区的冲突、欧洲的政治动荡等,也增加了市场的避险情绪。 2.货币政策宽松预期 央行降准降息: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表示,将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这可能导致市场对未来货币政策宽松的预期,从而推动黄金价格上涨。 全球央行购金:波兰央行黄金储备在9年间增加了4倍,中国央行也在持续增持黄金储备。全球央行的购金行为增强了市场对黄金的信心。 3.通胀预期上升 抗通胀属性:黄金被视为对抗通货膨胀的有效工具。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和通胀预期的上升,投资者纷纷转向黄金以保护资产价值。 货币政策宽松:全球主要央行的宽松货币政策可能导致货币贬值,进一步推高通胀预期,从而增加黄金的吸引力。 4.美元走弱 美元指数下跌:近期美元指数走弱,高盛首席经济学家指出,美元的进一步走软加大了黄金等避险资产的吸引力。美元走弱使得以美元计价的黄金更具吸引力,吸引了更多的国际投资者。 5.投资需求增加 ETF资金流入:近期黄金ETF的资金流入显著增加。华安黄金ETF、国泰黄金ETF、博时黄金ETF等多只黄金ETF吸金居前,显示投资者对黄金的强烈兴趣。 机构看好:多家机构分析认为,黄金中长期上涨逻辑未变,预计第三季度黄金价格可能达到3600美元/盎司的高点。这进一步增强了投资者对黄金的信心。 数据支持 以下是一些关键数据,进一步支持上述分析: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AI言心 |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