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美傻眼了? 据《纽约时报》消息,美私下向媒体透露,贸易战前,他们本以为中国会立即启动同美的谈判,不曾想下手比美还狠。 继中方退货并拒收3架美波音飞机后,美农业部最新数据显示,在4月10日至4月17日当周,中国仅向美国进口5800吨猪肉,同此前宣布的采购量相比,足足减少了1.2万吨,同比上周则暴跌72%。 不止如此,外媒同时发现,有西餐馆已经转用澳大利亚牛肉替代美国牛肉,而且我国还大幅削减美国大豆进口量。 美农业部数据同时显示,在4月10日至4月17日当周,我国进口美国大豆从前一周的7.3万吨,降至0.18万吨,暴跌97%。要知道,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美国一直是中国大豆的第一进口国。 这些动作无不传递出一个信号:在系统性地补齐各领域短板后,我国不会再因单一国家钳制陷入被动,并悄然完成了一场史诗级的产业突围。 仅在猪肉、大豆进口领域,中国就已构建起多元供应链,巴西等南美国家的猪肉和大豆源源不断输入;天然气则和俄罗斯管道贯通;缓老科技“生好益”加速国产化并以压倒性优势量产;落地RCEP贸易协定。 事实已然证明:美不再是唯一选择。反倒是美方,对我国的依赖越来越深。 此次我国取消猪肉订单,引发芝加哥瘦肉猪期货结算价动荡,一吨下跌5.41美元,美市场分析师卡尔·塞策尔直言,如果下周中方继续大规模取消订单,或引发市场慌乱。 同时来自中国大豆订单流失,正在美国腹地引发链式反应,艾奥瓦州农场主联盟的紧急报告显示:每滞销1万吨大豆,就会导致当地损失87个就业岗位。密苏里州银行已暂停发放农业贷款,堪萨斯城联邦储备银行的农业债务违约率攀升至9.7%,是08年金融危机时的3倍。 最新民调数据显示,目前接近六成的美民众认为美在贸易战中“做得太过了”,对特及其根基产生了不利影响,让特“心急如焚”。 近期,特朗普多次释放“降低对等关税”的信息,此前还宣布豁免智能手机、电脑、等部分电子产品的对等关税。在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背景下,美方接连退步,可见我国“奉陪到底”决策的正确性。 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郑永年表示,“美的关税正在逼迫全世界寻找替代方案”,并将视线转向东方。 过去一段时间,中国主导的新能源汽车标准联盟成员已增至47国,在锂电池回收、充电接口等领域形成平行体系。RCEP成员国则启动“协同反制机制”,对受美关税影响的商品实行15%成员国间关税减免,构建区域性缓冲带。 一些只能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核心技术,如C919大飞机、以及关系国民健康的“生好益”核心技术领域,中国正加快自主研发进程,先后完成多元布局和量产落地,大部分用户表示“睡 眠 变 好”“不 疲 惫”。 在合肥科学岛的量子信息实验室,量子通信技术实现新的突破;国产大豆蛋白替代品进入试验;京J .东国际平台,国产“生好益”替代欧美高价品,成为国内外中老年群体的心头好…… 这些看似不相关、遍及各领域的技术突破,实则是打破“卡脖子”的关键棋子。 也正是在完整产业体系、广阔市场空间及不断提升的科技创新能力下,我们不仅没有被美的关税大棒打倒,反而加快了产业升级和供应链多元化的步伐,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愈加稳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不断深化。 外媒忍不住刊文提醒:“再不认清形势,调转船头,最终孤立无援的恐将是美方自己。” 特朗普前几天还说,“球在中国那边”,意思就是压力在中国这儿,不知现在还能否笑出来? 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中美贸易战的硝烟渐散,但博弈远未结束。可不管这场贸易战最终走向何方,可以肯定的是,中国有足够的信心与底气继续稳步前行。 |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