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协议若得以成行, 《科创板日报》注意到, 这项协议并非主要由市场逻辑推动。它背后推动者是一直在努力挽救英特尔的特朗普政府。美国白宫及美国商务部官员自始至终深度参与此项谈判,敦促台积电和英特尔达成协议,希望借此解决英特尔的长期危机,提振这家曾经辉煌的美国科技巨头。 英特尔曾是“设计+制造”垂直整合模式的代表,与台积电“纯制造”战略截然不同。然而,随着技术迭代加速,摩尔定律渐趋极限,芯片制造日益复杂且成本高昂。英特尔未能跟上先进制程的步伐,尤其是在10纳米和7纳米工艺的研发上多次延期,令原本依赖其制造能力的客户纷纷转向台积电等竞争对手。 过去一年,英特尔遭遇其历史上最严峻的财务危机,出现了自1986年以来的首次亏损,净亏损金额高达188亿美元,股价大幅缩水。 目前,此事的商议仍在进行中,尚未达成最终协议。 然而,这一潜在的合资协议并非完全没有阻力。据了解,一些英特尔高管对该协议持反对态度。他们的担忧在于,英特尔与台积电采用不同的生产设备和材料,若合资企业主要采用台积电的技术和生产模式,很可能是英特尔“变相出售”其代工业务。 而且,一旦台积电进入英特尔的工厂运营,英特尔可能面临大规模的裁员潮,包括大量 上月,具有深厚EDA背景的产业老兵陈立武接任英特尔CEO。陈立武曾在担任英特尔董事会成员时就主张出售公司的代工业务。如今他执掌公司,可能促使英特尔内部对于合资模式更加开放。台积电魏哲家、英特尔陈立武两位华人科技领袖或得以联手。 另一方面,先进节点技术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台积电也在谨慎行事。台积电董事刘镜清在3月19日表示,台积电董事会从未讨论过接手英特尔代工部门的事。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 |
半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