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经记者 谢陶 每经编辑 唐元 在成都星罗棋布的文创园区里,位于青羊区的祠堂街艺术社区应该说是最为特别的存在之一。 首先是历史底蕴足够深厚。这条源自清代、有着300余年历史的街区,目前保存着6栋百年建筑,是成都市中心最后一块保留百年街巷格局和历史遗存的街区。被历史学者谭继和、袁庭栋誉为“天府文化现代化新起点”。 此外,祠堂街与人民公园隔街相望,毗邻宽窄巷子、天府广场,项目总共占地不到20亩,街道总长度约300米,可以说是非常“袖珍”。 在历经五年的城市有机更新之后,祠堂街艺术社区在新的文化经济与消费浪潮之中,持续通过空间改造、产业更新和文化传承,焕发新生。 它就如同一个小小的文化产业“磁力场”一般,与四川省美术馆、成都博物馆等优势互补,构建起“十分钟文艺生活圈”。 更为重要的是,街区通过陆续吸引木木美术馆、Patagonia西南首店、MISBHV全球首店、年轻咖啡品牌store by .jpg、国际时尚买手店ENG在此入驻,逐步打造出一个集展览、消费、孵化、人才聚合、艺术商业等功能于一体的全产业艺术社区。 今天,《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走进了这个“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同时兼具历史厚重感与国际潮流范的文创园区,邀请到三位创始人/主理人分享其选择在Ci(祠堂街)扎根的原因。
图片来源:祠堂街艺术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