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末,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后,阿联酋、卡塔尔、巴林、沙特等国央行相继跟进,加拿大央行亦提前启动降息,全球“降息潮”再起。 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指出,当前全球经济正在显示出增速温和放缓的迹象,且这一趋势将长期保持。此外, 受访人士表示,全球央行货币政策分化,不仅影响利率、汇率,还深刻左右债券、股票、黄金等大类资产的定价与配置逻辑。特别是在经济增长放缓、贸易摩擦风险上升的背景下,投资者亟须重新审视资产组合的结构,以应对政策转向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全球货币政策或将进入宽松周期 10月末,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为年内第二次降息。与之同步的是,多国央行也开启新一轮降息。 星展中国高级投资策略师邓志坚向《中国经营报》记者分析:“美联储10月底的议息会议是自去年开启减息周期以来最具决定性的一次。因为去年即使减息50个基点,但一直保持缩表计划不变。10月的议息会议终于确定12月1日起停止缩表。这意味着,美联储已经进入中性偏鸽的货币政策。” 汇管信息科技研究院副院长赵庆明指出,从5.0%~5.25%的利率区间降至当前水平,意味着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已出现实质性转向。就目前情况来看,今年以及明年上半年仍存在多次降息的可能性较大。 记者注意到,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则选择“按兵不动”。前述受访某 邓志坚指出,全面的宽松货币政策需要等待重新扩表与减息同步进行才能真正确立。美联储停止缩表意义重大,主要是因为美国债务问题严重,总债务突破38万亿美元之后更加影响全球央行和机构投资者对美债的信心。此时,美国需要美联储增持更多美债,以确保每轮美债发行时能获得足够的融资金额,同时也将提升美国货币供应。正因如此,美联储才没有同步公布下一轮扩表计划,主要是担心美国通胀增速加快的压力。如果未来在关税问题上能缓解美国物价增速加快,相信美联储会在明年上半年重启扩表计划。 “目前来看,主流趋势仍以降息为主。多数国家的经济基本面较弱,仍处于降息通道中,谈不上明显的政策分化。日本的情况略有不同,其利率水平依然偏低,但通胀率相对较高,未来存在一定的加息可能性。除个别 黄金与债券迎来配置窗口 《世界经济展望》显示,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下行风险仍继续占主导地位。具体包括:长期存在的政策不确定性将抑制消费和投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进一步升级,包括非关税壁垒的使用,将产生压制投资、破坏供应链、遏制生产力增长等负面影响;限制性移民政策对劳动力供给造成的冲击也将弱化增长,尤其对面临人口衰老和技能短缺的经济体将产生更大影响;财政和金融市场脆弱性将与借贷和展期成本上升风险叠加共振;由于气候冲击或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而导致的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带来了额外的风险,尤其是对低收入的大宗商品进口国而言压力巨大。 在多重风险交织的背景下,各国货币政策调整的节奏和力度也难以保持一致。“全球央行货币政策分化将一定程度上导致资本流动、汇率、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前述某 邓志坚认为,AI发展带来潜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机遇,将使得各行业将发生重要的产业链变更和竞争,也意味着未来投资市场上将出现无数机遇。在股市策略中,应以精选优质股策略为主,在科技、通讯服务和医疗中优先寻找机会,其次可以考虑科技在金融和 赵庆明认为,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当前阶段最值得关注的资产类型仍是债券。尤其是从美国和欧洲市场的情况来看,债券投资的确定性更强。相较之下,黄金和股票的风险偏高,但从资产组合配置的角度而言,仍具有一定的配置价值。 “黄金作为最重要的对冲美元风险工具之一,其需求将保持长期增长趋势。主要的长期动力是来自全球央行,以及全球各大投资机构对黄金ETF和投资类黄金的需求。即使国际金价可能会经历多轮价格下跌波动,但这主要是因为短期风险缓解和非美货币获利了结所带来的美元短期支撑。从黄金的长期趋势看,去美债化和去美元化依然是重要的支撑因素。建议投资者必须部署完善的多元资产组合,精选优质股的同时,增持投资级别债券和黄金以抵御潜在的风险。”邓志坚表示。 中国金融智库特邀研究员余丰慧也指出,在当前阶段,黄金作为避险资产显得尤为值得关注。随着全球货币政策的分化以及潜在的市场波动性增加,黄金的价格通常会受到支撑。债券也是另一个值得考虑的资产类别,特别是在利率走低的环境下,固定收益产品的吸引力上升。然而,股票市场的表现则更加依赖于企业盈利能力和宏观经济状况的发展。因此,在进行大类资产配置时,应根据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以及市场预期来作出合理的选择。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