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不仅要领导全球工业、还要引领全球金融!而传统世界金融市场中,以美元为锚,西方通过货币和市场获得金融利差,我国通过工业和贸易获得商品利差的资金循环体系,也或将正式终结! 11月5日,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柬埔寨将成为首批在中国储存黄金的国家之一,这标志着中国推动自身成为全球黄金中心的努力已取得早期进展,此举意味着人民币未来的国际化路径或将有别于西方稳定币和数字代币的货币体系,而可能采用更为保守的金汇兑制度,以此在未来逐步脱离美元体系,打造以黄金为基础的信用货币体系! 而根据世界黄金协会的Q3数据显示,全球黄金总量为216,265吨,还剩54,770吨未被开采!其中,我国央行黄金储备约2,303.51吨,位居世界第6。而我国的民间储金量约1.2万吨,这部分规模仅次于印度,位居全球第2!而且,在今年11月,我国新的黄金税收体系确立后,预计场外金市场现货将快速向场内交易所集中,此举将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兑黄金的定价能力,增强上海金交所对黄金现货市场的影响!
此外,知情人士还透露,柬埔寨计划的黄金储备将存放在注册于上海黄金交易所的深圳保税区金库中(未来是否转移到香港国际黄金交割库还要观察),而我国与柬埔寨的黄金协议或涉及直接存放新购入的金条,而不是从现有储备中转移金属。 知情人士还说,其他一些国家也对此表达兴趣,正评估将黄金储备从伦敦等传统黄金中心分散配置的好处。不过,柬埔寨央行行长谢丝蕾10月曾表示,正在考虑几个地点作为柬埔寨黄金的存放地,但并未透露中国是否是其中之一。 而根据世界黄金协会的最新评估,柬埔寨央行持有约54吨黄金,占柬埔寨26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四分之一,位居全球37名,高于白俄罗斯,低于阿根廷! 接下去,我们就来看看,如果以柬埔寨为代表的各国开始将黄金储备运往我国,这会意味着什么!
一、全球黄金储备格局重构 传统上,全球约 70% 以上的官方黄金储备,长期集中在英美为代表的西方金融中心,这是因为金汇兑体系留下了美元和黄金的锚定逻辑,也赋予了全球大宗商品的美元定价,而在牙买加体系后,虽然联系汇率制不需要锚定黄金,但由于其依然属于外汇储备的计量单位,等同于美元储备,因此为了减少交易摩擦,大部分国家都会在英美储备一定的黄金。 而如果柬埔寨,真的将新购黄金存入中国深圳保税区金库,就会打破了这一长期形成的集中化存储模式(虽然欧洲早就已经开始陆续运出在美黄金,但基本都是运往本国,很少运到第三国)。 而这种 “东移” 趋势源于其实源于两个地方,一是美债危机,很多国家担心美国冻结黄金出口,其次是俄乌冲突后,由于俄罗斯外汇被西方冻结,因此引发了对地缘政治凌驾于市场基本准则的担忧! 而中国提供的存储服务,或许具有 “不受西方制裁影响” 的显著优势。据彭博社的后续报道称,菲律宾、沙特等国已在评估类似操作(沙特确实有计划通过上海金在其境内的金库实现 “石油 - 人民币 - 黄金” 结算闭环,阿联酋、卡塔尔等中东国家也有意采用这种模式将部分黄金转移至中国交易所,这种安排能使资源出口国能更自主地管理外汇储备),预计未来会有更多新兴市场国家效仿,推动黄金储备向亚洲转移。 而我国的上海黄金交易所(SGE)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实物黄金场内交易所,2024 年成交量达 6.8 万吨,其创新的 “黄金走廊” 网络已覆盖金砖国家及东盟地区。柬埔寨的加入将直接提升该平台的流动性,进一步巩固上海作为全球黄金定价中心之一的地位。
不过,需要注意的,英美市场依然具有超强的场外市场交易优势,且其交易制度风味成熟,市场参与度更为活跃,全球绝大部分的黄金ETF都是对接XAU或COMEX,其日军交易规模在2000-3000亿美元左右,还是目前市场的主流! 从国际黄金交易量结构分成看:
但是,我目前,“上海金” 确实已与伦敦金、纽约金形成三足鼎立格局,2024 年境外以 “上海金” 为标的的金融合约规模同比增长超 10 倍,这种趋势可能也会因更多国家的参与而加速。
二、美元霸权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新格局 当下,全球央行正以历史罕见速度增持黄金,2025 年二季度黄金在官方储备中的占比已升至 30%,首次超过欧元成为第二大储备资产。与此同时,美元储备份额从 43% 降至 40%,若金价升至 5790 美元 / 盎司,黄金与美元储备价值将持平,不过美联储应该不太会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除非美国财政部将黄金储备市场化计价入表。 而柬埔寨将黄金与人民币绑定的做法,为其他国家提供了 “去美元化” 的新路径 ,通过将黄金存储在中国,可直接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并削弱美元在大宗商品定价中的垄断地位,甚至在一定的规模后,其本币也可绑定人民币进行联系汇率制操作! 因此,此举对人民币国际化也有莫大的助力,毕竟黄金背书会增强货币信用基础! 我国已经在今年年中,启用了香港离岸交割库,并使其连接了深圳保税区金库,而这几天,工商银行也会在香港机场开设金库,这些实际上一方面在助力香港打造全球离岸人民币黄金交易中心,一方面也在为人民币提供了 “黄金锚定” 机制。
因为,这意味着境外央行可将人民币兑换为标准化金条(黄金变成了货币转换计价媒介),并可以通过先进的区块链技术实时验证纯度和重量,这种 “闭环兑换” 显著提升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可信度。截至 2025 年,人民币计价的黄金交易量已占全球 18%,较两年前增长 50%,显示出市场对这一模式的认可。 此外,由于东西方金融体系分化,必然会削弱了西方金融中心的控制力,这就给了一些国家重新发展的权利! 例如,俄罗斯虽未将黄金存放在中国,但已经明确支持中国构建黄金储备中心的战略,塞尔维亚、泰国等国也计划将部分黄金转移至中国(关注本次泰王访华)。这种趋势可能导致全球金融体系形成 “双轨制”:一方是以美元为核心的西方体系,另一方是以黄金和人民币为支撑的新兴市场体系! 为此,我国在交易制度上也做了优化,明显有别于西方的价格发现机制,具体而言: (1)上金所:以价询量,实物交易驱动,人民币计价,锚定中国及亚洲实物需求。 (2)伦金所:做市商报价,实物清算核心,美元计价,锚定全球央行 / 产业端需求。 (3)纽金所:集中竞价,衍生品主导,美元计价,锚定金融市场投机 / 对冲需求。
最后,我想说,如果柬埔寨等国将黄金存于我国,那标志着全球多极化货币体系的雏形已经显现!黄金储备的分散化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可能催生一个以黄金为锚、多种货币并存的新体系。 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曾指出,黄金正取代美债成为新的 “无风险资产”,这种认知转变将加速全球资产配置的重构。未来,黄金很可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特别提款权(SDR)中占据更大权重,进一步削弱美元的中心地位。 对此,西方国家不可能坐视不理,加速清退非美元交易合约、加强对黄金运输和交易的控制、推动美元与黄金的重新挂钩等应该会很快出现。 全球,或又将处于一个“大博弈”的十字路口!
|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