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天的玉米基本还是延续之前的规律,山东华北看量下菜碟,而东北呢,时而抬头时而低头,总体还是延续震荡格局。 但是随着近日东北市场的动作有所增多,于是有人认为玉米开始抢粮了,而玉米开始抢粮,那么也就意味着玉米的拐点要来了。 但我觉得这个事吧,还有待观察。 因为有两件事至少当前仍然是不明朗的: 一是玉米市场并没有出现明确的到底反弹的信号。 我之前认为玉米大跌的几率小了,这没问题,但是并不代表玉米就马上要离底大涨了。 这毕竟是两码事,因为山东华北的情况是摆在桌面上的,本地玉米质量分化严重,玉米外采的需求比较高。
所以山东华北基本延续看量下菜碟的规律,因为虽然有需求,东北玉米也愿意往外运,但是有个节奏问题,你不能保证玉米就是有节奏、有规律地入关。 现实情况是很可能要么不来,要么就扎堆来,所以山东华北的行情就围绕这个上量问题涨涨跌跌。 而至少目前来看,需求端也没有大放量。 深加工虽然因为玉米价格下跌以后,成本下降,已经扭亏为盈,开机率也有所提升,但是深加工也很谨慎,库存也是慢慢累积的,不会一股脑儿地大建库。 而饲料企业就更是挤牙膏了。 猪价也没涨,需求也不旺,仍然是以刚需为主,所以饲料企业很可能一直延续低库存刚需补库的状态。 而东北市场呢,10月份经历了一轮大跌,我认为这倒是好现象,因为这么一跌,倒是挤出了不少虚高的成分,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后续玉米即便再跌也没有再大幅跌破前低了。 但要说现在是不是玉米的底,我认为这不好说,或者说至少在贸易主体心里还是要等一个确定的信号,比如政策端释放信号,或者市场有什么新动作。 但至少目前来看都没有,所以没道理突然就抢粮抄底了。
二是玉米的上量期还没过去。 即便是东北产区,各地玉米收获上市的进度也不一样的,当前来看,像吉林等地的卖粮高峰还没过去,再加上11月部分铁路段运费优惠幅度减弱,相当于东北玉米外运的成本增加了,车皮又难找,所以出口受阻也就变相加剧了东北本地的供应压力。 这么个压价的好机会收粮主体怎么会错过呢? 所以即便是最近的动作有点多,也可能是分批建库分摊风险,但一定是有限的,至少在基层余粮数量还庞大的时候,玉米是不太具备离底上涨的条件的。 所以大概率东北的反应更多还是震荡上涨,但要说能涨多高,恐怕空间有限。 今年的玉米博弈很激烈,有机会,但压制机会的利空也不少。
比如今年东北玉米丰产,且据说增产量还不小,但另一方面,山东华北玉米质量分化,对东北玉米的需求提前了。 所以玉米行情就在供应压力和区域需求差之间来回波动,这是玉米的一个机会点。 但显然这个机会点不会是那种持续很长时间的大机会(毕竟现在不是牛市了),可能更多表现为阶段性的阵发性的机会,往往市场都在盯着大机会,反而容易忽略了阶段性的机会,这是值得注意的。 本文完,欢迎关注并点赞,给个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