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金管控与金价走势:百年博弈史 今天咱们聊聊历史上各国对于黄金的管控手段,以及其与金价走势的关联。这个故事,得从200年前说起——那个时候,黄金可不是咱们老百姓能随便碰的东西。 最早在1816年,英国推出了金本位制度,说白了就是黄金能直接当钱花。其他国家一看这模式靠谱,纷纷跟风效仿。到20世纪初,全球已有59个国家实行金本位,当时黄金可自由铸造、自由兑换、自由进出口,金价被死死定在每盎司20.67美元,几十年都没出现过动荡。 但问题随着一战爆发而来。各国军费开支猛增,都开始“藏金”:1914年,各国纷纷停止金币铸造和兑换,禁止黄金输入输出。等到1929年经济大萧条,金本位彻底崩塌,伦敦黄金市场直接关门,这一关就是15年,直到1954年才重新开张。 这期间还有个极具代表性的案例: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一上台就放出狠招,下令所有私人持有者必须在30天内,按每盎司20.67美元的官价上缴黄金,违者将面临1万美元重罚或十年监禁。等民众的黄金收得差不多了,他反手就把金价拉升到35美元一盎司——这一下让美元贬值,美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蹭蹭上涨,但普通民众手里的资产瞬间缩水了近一半。 二战后,美国发了战争财,全球75%的黄金都流入其境内。1944年,美国主导召开会议,确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核心就是“美元与黄金挂钩”:35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其他货币再与美元挂钩。但这次美国学精了,只允许外国政府用美元兑换黄金,普通民众和各国居民则被禁止买卖黄金。 这招看似高明,却埋下了隐患。60年代,美国深陷越战,花钱如流水,其他国家开始质疑:美元印得这么多,还能按35美元一盎司的比例兑换黄金吗?于是纷纷拿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导致美国黄金储备哗哗外流。 最夸张的是1968年3月14日,伦敦黄金市场单日成交量达到创纪录的350至400吨。美国赶紧联合英国、瑞士、法国等7国组成“黄金总库”,试图稳住金价,但市场并不买账。到1971年8月,美国黄金储备比1949年减少了60%以上,实在扛不住了,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 1973年,西方各国纷纷放弃固定汇率,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瓦解。失去管控的金价瞬间“放飞自我”,从35美元的官价起步,1974年就涨到近200美元,1年后更是突破800美元——十年间翻了20多倍,被压抑多年的黄金需求彻底爆发。 再看更具讽刺性的案例: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先是禁止黄金自由买卖,强行以官价收购民间黄金;后来通胀愈发严重,又反过来向市场抛售黄金,试图回笼货币。更荒唐的是,由于运输跟不上,抛售的居然是期货黄金,相当于用未来的黄金收现在的钱。结果可想而知,金价越压越高,反而成了当时通货膨胀的鲜明标志。 纵观这100多年的历史,能清晰看到几个规律:首先,黄金管控总是逐步升级的,一般从限制黄金进出口开始,再到限制兑换,最后直接禁止民间持有,而且始终是从普通民众开刀,政府的黄金储备却只进不出; 其次,每次管控升级都发生在危机时期,战争、经济危机、财政困难,都是政府伸手控制黄金的常见借口;最重要的是,行政管控最终敌不过市场力量——无论是罗斯福的强制收缴,还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多国联合维稳,最终都被市场冲垮。 金价或许能在短期内被压制,但一旦管控放松,必然会迎来报复性上涨。说到底,黄金管控就是一部政府与市场的博弈史:当政府缺钱或货币信用动摇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控制黄金这种硬通货,但历史反复证明,用行政手段对抗经济规律,最终注定失败。 咱们再回到当下,这次黄金税收政策的调整,其实也算一种管控,目的非常明确:给黄金重新定位。意思就是,以后黄金不再只是你印象里金店售卖的首饰,或是一块沉甸甸的金条那么简单,国家要用税收这个“指挥棒”,清晰画出三条路: 第一条是消费金。就是你去金店买的首饰、金饰,这部分以后税负可能会更重,目的就是明确告知:这主要是消费品,戴着好看没问题,但别指望靠它投资保值。 第二条是投资金。比如在银行购买的金条,或是黄金ETF这类产品。国家现在对这类标准黄金的交易免征增值税,这是最大的鼓励——意思是,你想投资黄金,我们欢迎,但请通过银行、上海黄金交易所这些正规、国家能监管到的渠道来参与。 第三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货币金。这是国家层面的战略布局。如今国际形势复杂,美元信用动不动就动摇,人民币要想在国际上获得更多信任,需要有自己的硬通货储备,而黄金正是唯一的选择。但要让黄金承担起支撑货币的“压舱石”职能,就得先在国内将其规范化。所以这次税改的逻辑链条很清晰:先把黄金从普通消费品,转变为规范化的金融资产,最终升级为支撑人民币信用的战略储备,也就是回归其货币属性。 这对咱们有什么具体影响呢? 首先对金店来说,这算是利空——首饰的投资属性被政策刻意削弱,以后大家买金饰可能会更纯粹地为款式买单,想靠买首饰投资,就没那么划算了。 而对普通投资者来说,这其实是个好消息:国家在帮我们规范市场,引导我们前往更安全、透明、成本更低的渠道进行黄金投资。以后,通过银行账户买卖黄金,可能会像买卖股票一样简单;甚至未来,你手里的黄金资产,说不定还能像房子一样用来做抵押贷款。 总而言之,这次黄金税改表面上是调整税率,实际上是一盘大棋——它正在为人民币的未来,打造一个更坚实的黄金基石。至于黄金后续还会不会涨?黄金都要重新货币化了,答案还不够明显吗?
|
13 分钟前
13 分钟前
半小时前
半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