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认识一位28岁的姑娘,她在结婚前一天把订好的100克黄金婚庆套组退掉了,她说这太贵了,不如租一套拍完照再还回去,这个决定不是她一个人做的,现在很多人都这么做,金店看着热闹,其实顾客越来越少,几乎没人上门。 2025年第三季度,周大福关闭了296家门店,半年时间里它在内地的店铺数量减少了611家,周大生的动作更明显,前三个季度一共关了560家店,其中六成属于加盟性质,六福集团也收缩了49家店面,这种变化不是因为生意变差,而是传统经营方式难以维持,金价持续走高,消费水平下降,租金负担加重,商品销售困难,开店反而造成更多亏损,首饰类产品的销量下滑接近三成,但金条和金币的销量却上升四成以上,人们现在不再热衷购买装饰性首饰,转而选择投资型黄金产品。 顾客离开金店不单是因为价格高,现在一克黄金超过一千二,结婚用的五金一套下来要十几万,普通人家很难负担得起,很多人看了金价就等着降价,结果价格一直往上涨,最后只好放弃购买,十一月税收政策调整后,周大福三天里每克涨了六十七块,说是为了符合规定增加了成本,但消费者觉得上了当,更麻烦的是北京一家中国黄金加盟店带着钱跑了,六十公斤黄金取不出来,四千多万不见了,大家开始担心黄金托管这类业务,连带着利息也不敢相信了。 线上销售和水贝市场正在改变黄金行业的玩法,2024年电商平台上的黄金销量增长明显,达到百分之十六,年轻消费者更愿意购买零点一克重的小金饰,他们在直播间里抢购按件计价的商品,不太在意品牌,深圳水贝市场的金价公开透明,工费也标得清楚,这让大品牌不敢随意加价,周大福开始做电商,潮宏基提供免费编手绳服务,他们想让黄金首饰变成可以换新款、传递情感的物品,用文化元素吸引大家,减少人们对价格的纠结。 黄金现在越来越像一种金融产品,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黄金需求达到历史新高,这主要是因为大家担心通货膨胀、担心战争风险,普通人不再买金戒指,转而购买银行的金条或者黄金ETF基金,传统金店变得尴尬,它们既不具备投资功能,也缺乏情感意义,被夹在中间失去优势。 有些加盟店搞砸了生意,他们打着“黄金托管加返利”的幌子,实际上把顾客的黄金拿去投资,结果出了事引发大家争相挤兑,这说明黄金一旦失去商品本身的用途,变成理财工具,潜在的风险就暴露出来,央视曾经点名批评这种情况,但相关监管措施还没有跟上。 未来三年能存活下来的金店只有三种类型,一种是能从水贝拿货、成本控制得很低的批发商,一种是有设计感、会讲故事的品牌店,还有一种是能够与银行合作、提供金融服务的综合型店铺,其他那些还在依赖品牌溢价和高租金支撑的门店,迟早会被市场淘汰,我接触过几位金店老板,他们嘴上说着“熬过去就好了”,可心里都清楚这个行业已经不一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