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打开财经新闻,满屏都是关于“铜”的讨论。有做建材生意的老板吐槽“铜价又涨了,电线成本跟着飙升”,也有投资者在后台问“现在入手铜相关资产还来得及吗”。 这不,中信证券刚发布的最新研报直接给市场定调:未来两年全球铜供需缺口会持续扩大,铜价有望突破前期高点,再攀高峰! 可能有朋友觉得“铜价涨不涨,跟我没关系”,但其实铜早就渗透到咱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家里的电线、空调、冰箱,出门开的电动车、坐的地铁,甚至手机、电脑里都有铜的身影。更关键的是,铜是新能源产业的“核心刚需”,光伏电站、风电、储能设备、充电桩,哪样都离不开铜。所以铜价涨跌,不仅影响企业生产成本,最后还会间接传导到咱们消费者身上。 今天就用大白话给大家扒透这事儿:铜价为啥会涨?供需缺口到底有多大?对普通人、企业和投资者又有啥影响?全是干货,看完心里有数。 先给大家上一组中信证券的硬核数据,都是最新测算的,真实可查: 2024年全球铜产量大概是2580万吨,需求量是2630万吨,供需缺口50万吨;2025年缺口会扩大到80万吨,产量预计2620万吨,需求量却要冲到2700万吨;到2026年,缺口可能会突破100万吨,达到110万吨。 可能有人觉得“几十万吨缺口,相对于全球几千万吨的产量,不算啥”,但懂行的都知道,铜行业是“重资产、长周期”行业,新建一座铜矿从勘探、建设到投产,至少要5-8年时间,短期内根本没法快速扩产。缺口一旦出现,很难在短期内填补,这就是铜价上涨的核心逻辑。 先说说供给端的问题,为啥铜产量上不去? 第一个原因是铜矿资源越来越少,而且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全球优质的铜矿大多已经被开发,现在新发现的铜矿要么在偏远地区,要么品位低(就是铜含量少)。比如南美洲的智利,是全球最大的铜生产国,占全球产量的28%,但近几年它的老牌铜矿储量不断下降,产量已经连续3年下滑,2024年预计产量610万吨,比2021年减少了40万吨。 第二个原因是环保和政策限制。现在全球都在重视环保,铜矿开采对环境影响大,很多国家都提高了环保标准,新建铜矿的审批越来越难。比如秘鲁,也是全球主要铜生产国,近几年因为环保抗议,多个铜矿被迫停产或减产,2024年预计产量240万吨,同比下降5%。咱们国家也一样,对国内铜矿的环保要求越来越严,小矿山被淘汰,大型矿山也在控制开采强度,2024年国内铜产量预计170万吨,增速只有2%,远跟不上需求。 第三个原因是人力和成本上涨。铜矿开采是重体力活,现在年轻人不愿意去矿山工作,导致全球铜矿行业都面临“用工荒”。而且开采设备、运输成本也在涨,比如柴油价格上涨,直接增加了矿山的运输成本,不少矿山因为利润下降,选择放缓开采速度。 我认识一位在铜矿工作的工程师,他跟我说:“现在我们矿里的老工人越来越多,年轻人招不来,而且矿石品位越来越低,以前挖1吨矿石能出200公斤铜,现在只能出150公斤,开采成本比5年前涨了30%,老板都在控制产能,不敢盲目扩产。” 再看需求端,为啥铜的需求会持续暴涨? 最大的驱动力就是新能源产业。咱们先算一笔账:一台传统燃油车,用铜量大概是20公斤;而一台新能源汽车,用铜量能达到80公斤,是燃油车的4倍;如果是高端电动车,用铜量甚至能到100公斤。 根据中汽协的数据,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达到1700万辆,同比增长35%,这意味着光新能源汽车领域,新增的铜需求就有100万吨左右。而且随着充电桩的普及,每台充电桩的用铜量也不少,慢充桩大概5公斤,快充桩能到20公斤,2024年全球充电桩新增装机量预计500万个,又会带来20万吨的铜需求。 除了新能源汽车,光伏和风电也是“铜消耗大户”。一座1GW的光伏电站,用铜量大概是5000吨;一座1GW的风电站,用铜量更是达到8000吨。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2024年全球光伏装机量会达到350GW,风电装机量达到120GW,这两个领域新增的铜需求就有250万吨,比2020年翻了一倍还多。 还有电网改造和储能领域。咱们国家正在推进“新基建”,电网升级、特高压建设都需要大量的铜电缆,2024年国内电网建设领域的铜需求预计达到600万吨,同比增长8%;储能设备的用铜量也很大,一台大型储能电站的用铜量能达到上千吨,2024年全球储能领域的铜需求预计增长40%,达到80万吨。 这么算下来,新能源相关的铜需求已经占了全球总需求的35%,而且还在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以前铜需求主要靠房地产、制造业,现在新能源成了最大的“增长引擎”,需求刚性越来越强。 再说说政策层面的推动。全球各国都在搞“碳中和”,中国承诺2060年实现碳中和,欧盟2050年,美国2050年,这意味着未来几十年,新能源产业都会保持高速发展,铜作为“新能源金属”,需求只会越来越旺。 中信证券的研报里还提到一个关键数据:2024年全球铜价平均在8500美元/吨左右,2025年预计会涨到9500美元/吨,2026年可能突破10000美元/吨,创2022年以来的新高。而国内铜价对应的会涨到70000元/吨以上,现在国内铜价大概在68000元/吨,还有不小的上涨空间。 可能有朋友会问:“铜价上涨,对我们普通人有啥影响?”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生活成本上升。比如电线用铜量占比很高,铜价上涨会导致电线价格上涨,家里装修买电线要多花钱;空调、冰箱等家电的核心部件也含铜,铜价上涨会推动家电涨价,2024年上半年,国内空调价格已经同比上涨了5%,其中铜价上涨是主要原因之一。 还有新能源汽车,虽然车企会尽量消化成本,但长期来看,铜价持续上涨,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可能会止跌回升,想买车的朋友可能要多掏腰包。 对企业来说,影响就更大了。尤其是那些铜消耗量大的企业,比如电线电缆厂、家电企业、新能源汽车厂商,成本压力会陡增。我采访过一家小型电线电缆厂的老板,他说:“我们的原材料成本里,铜占了70%,铜价每涨10%,我们的成本就涨7%,但产品价格又不能随便涨,怕丢客户,现在利润越来越薄,只能尽量优化生产流程,减少浪费。” 不过也有受益的企业,比如国内的铜矿企业,像江西铜业、铜陵有色、云南铜业这些,铜价上涨会直接提升它们的利润。还有铜加工企业,虽然成本上涨,但如果能把成本转嫁出去,也能受益。根据财报数据,江西铜业2024年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2%,净利润同比增长18%,已经开始受益于铜价上涨。 再说说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现在该怎么把握这波机会? 首先要明确一点,铜价上涨是长期趋势,核心逻辑是供需缺口和新能源需求,不是短期炒作。但投资不能盲目,给大家几个方向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第一个方向是铜矿企业。国内的江西铜业、铜陵有色、云南铜业,都是行业龙头,拥有自己的矿山,铜价上涨对它们的利润提升最直接。而且这些企业的估值现在不算高,江西铜业的市盈率大概15倍,铜陵有色12倍,相对低估。 第二个方向是铜加工企业。比如海亮股份、精艺股份,它们主要做铜管、铜线等加工产品,下游客户覆盖家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需求稳定,铜价上涨后,它们可以通过提价转嫁成本,同时受益于行业需求增长。 第三个方向是新能源相关的铜需求企业。虽然铜价上涨会增加它们的成本,但如果它们的产品需求旺盛,比如新能源汽车厂商、充电桩企业,也能通过销量增长抵消成本压力,而且它们对铜的需求是刚性的,会持续推动铜价上涨。 不过也要提醒大家,投资有风险。铜价也可能受到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美元升值、政策变化等因素影响,出现短期波动。比如如果全球经济衰退,制造业需求下降,铜价可能会回调;美元升值也会导致以美元计价的铜价下跌,因为持有其他货币的投资者买铜会更贵。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点:国内铜进口依赖度很高,2024年国内铜消费量预计1300万吨,而国内产量只有170万吨,进口依赖度超过87%,这意味着国际铜价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国内铜价,投资者还要关注国际市场的动态。 除了投资,普通人也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应对铜价上涨。比如家里装修,要是不急着动工,可以提前采购电线等含铜量高的建材,锁定成本;企业可以通过签订长期采购合同、套期保值等方式,规避铜价上涨的风险。 再给大家分享一个行业内幕: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囤铜”,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厂商和电线电缆企业,担心未来铜价继续上涨,提前锁定原材料。根据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数据,2024年10月国内铜库存同比下降了20%,说明企业囤铜意愿强烈,这也会进一步加剧短期的供需紧张,推动铜价上涨。 不过囤铜也有风险,要是未来铜价下跌,企业可能会面临亏损。但从目前的供需格局来看,大部分企业都认为铜价长期上涨,所以愿意冒险囤铜。 中信证券的研报里还提到一个有趣的现象:铜价上涨会倒逼企业技术创新,比如研发更高效的铜加工技术,减少铜的使用量;或者寻找铜的替代品,比如用铝合金代替部分铜制品。但从目前来看,铜的导电、导热性能是很多金属无法替代的,尤其是在新能源领域,对性能要求高,短期内很难找到合适的替代品,这也进一步支撑了铜价。 最后再总结一下:铜价上涨不是偶然,而是供需失衡和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中信证券预测的“铜价再攀高峰”,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实实在在的数据支撑。 对普通人来说,要做好生活成本上升的准备;对企业来说,要提前应对成本压力,优化供应链;对投资者来说,这是一个长期赛道,但要理性投资,做好风险控制。 铜作为“工业金属之王”,它的价格走势也反映了全球经济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趋势。未来几年,随着新能源产业的持续爆发,铜的需求只会越来越旺,供需缺口可能会进一步扩大,铜价大概率会保持上涨趋势。 如果你是企业主,想知道怎么应对铜价上涨;或者是投资者,想了解更多铜相关的投资机会,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会一一回复大家。最后提醒一句:本文所有内容仅为行业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需谨慎,入市有风险。 |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