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 国际能源署(IEA)和欧佩克等各大机构 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国际油价 进行了最新预测 这一动态 不仅将影响国际油价的后续走势 也与广大车主的日常出行 息息相关 数据来源:路透社、联合石化市场战略部 受欧佩克+持续增产、美国关税政策与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影响,今年前8个月国际石油市场呈现供过于求的态势,国际油价大幅震荡。多家机构预测,今年第四季度,全球石油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仍将持续,且地缘政治冲突等问题前景不明,国际油价走势仍然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对油价 发布了看空预测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近期发布的短期能源展望认为:到2026年,全球石油库存将上升,未来几个月国际油价将面临重大下行压力。预测布伦特原油价格将在2025年第四季度跌至平均62美元/桶,2026年将跌至52美元/桶。 全球石油产量方面,全球液体燃料产量将增加,预计这将推动库存积累。产量增长由欧佩克+以外的国家引领,2025年产量将增加200万桶/日,2026年将增加70万桶/日。2025年和2026年欧佩克+石油总产量或将增加60万桶/日。 这一预测的核心诱因是欧佩克+决定提前一年完全取消减产措施。美国能源信息署(EIA)预计,此举将导致2025年底至2026年初全球石油库存增加超过200万桶/日。从历史数据来看,如此规模的过剩往往会引发25%到50%的油价跌幅。但该机构同时预测,油价下跌最终将促使欧佩克+及部分非欧佩克+产油国削减产量,而这一调整有望在2026年下半年使库存增速略有放缓。 IEA警告将出现创纪录的供应过剩 近期,国际能源署(IEA)发布报告显示,由于需求增长放缓且供应激增,明年全球石油市场将出现创纪录的供应过剩。 该机构将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下调2万桶/日,至68万桶/日;并将2026年需求增长预期下调2万桶/日,至70万桶/日,这已是其连续第5个月下调需求增长预期。 国际能源署指出,主要经济体需求疲软,且消费者信心仍处于低迷状态,需求大幅反弹的可能性渺茫。在供应端,国际能源署将2025年全球石油供应增长预期上调了37万桶/日,至250万桶/日。国际能源署认为,在需求疲软与供应增加的双重作用下,石油市场供需平衡状况将愈加宽松。 国际能源署表示,这一失衡局面预示着国际油价将面临持续压力,并给产油国带来严峻挑战。 其他机构也就国际油价给出了不同预测。渣打银行预计,2025年布伦特原油均价将为61美元/桶,2026年将达到78美元/桶,且2026年全年油价将稳步上涨。与此同时,摩根大通认为,2025年布伦特原油均价将为66美元/桶,2026年将降至58美元/桶,短期油价会呈下跌趋势,直至年底才会小幅回升。瑞士银行预测,随着需求下降与供应增加,国际油价将持续下跌至60美元/桶左右,并在今年四季度稳定在这一区间。 欧佩克10月14日发布的月度原油市场报告认为,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增长130万桶/日,总量达1.051亿桶/日,其中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增长10万桶/日,非OECD国家增长120万桶/日。2026年全球需求增长为140万桶/日,总量达1.065亿桶/日。 多机构油价预测有分歧 市场前景充满不确定性 未来油价走势迷雾重重 来源:中国石油、欧佩克、国际能源署、新华财经、中国能源报 |
半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