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没有说玉米,是因为小麦突然的落价让市场有点慌张,所以关注点就一下跑到了小麦上。 不过最近的玉米也确实没有啥突发情况,基本还是延续之前的行情,涨一阵跌一阵的。 但是要说有变化也有一些变化,那就是玉米现在是“杠”上了。 谁和谁杠上了呢? 首先是东北和山东华北杠上了。 山东现在的上量挺有意思的,说多吧不多,但是说少也不至于特别少,这两天基本就在600多车晃悠。 山东华北的问题我们之前分析了很多次了,主要是就是本地玉米质量分化比较严重,很多粮只能送去深加工,但是饲料企业的需求缺口就显现出来了。 之前还能靠小麦来补一补,但小麦持续上涨以后,与玉米价差拉大,所以小麦的性价比显然就不高了,所以这需求还得回到玉米身上。 本地玉米不给力,那就只能往他处求,而这个他处就是东北玉米。
所以现在基本山东华北就形成了一种趋势,哪里涨价就说明上量不多,而很大概率是东北玉米没来;而哪里下跌往往意味着上量不低,很可能是东北玉米到货了。 基本上就是这么极限拉扯。 而东北呢,也挺矛盾的。 一方面是玉米收获集中上量,供应充足,这使得东北玉米表现为跌多而涨少,毕竟基层卖粮的积极性并不低。 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华北对东北玉米的需求增加,也在不停地招手呼唤,所以东北玉米也存在不断外流的情况。 现在虽然因为运费上涨了,且运力紧张,外流的速度有所放缓,但是市场是生意,高价之下必有勇夫,只要价足够高,利润足够大,该外流还是得外流的。 这对东北市场来说就矛盾了,本来集中上正是压价收粮的好时候,但是现在东北粮面临着外流,这时候企业想狠压价这底气就不足了。 所以东北玉米更多表现为弱势震荡。
其次是供应和需求也杠上了。 玉米下跌后,深加工利润扭亏为盈,库存有所增加,但是淀粉等走货一般,现在也是看玉米便宜,而提价幅度尚在可承受范围,因此提价收粮还比较容易。 但是持续提价的意愿并不高,所以也就限制了玉米的上涨幅度。 而饲料企业就更犹豫了。 从目前来看,饲料企业库存水平基本仍处于近几年同期的低位,而饲料需求其实并不低。 从数据上来看,自今年2月份以来,月度饲料产量均比去年有明显增加,尤其是7到9月份,更是连续环比增长,并且在9月份时还创了个年内新高。 这也说明生猪、蛋鸡等存栏压力是比较大的,而从当前养殖行情反馈来看,短期内大幅去化的可能性不大,所以这也就意味着对饲料企业对玉米仍有刚需。 并且由于库存较低,所以饲料企业的建库有较大空间。 供应有压力,但需求也有上升空间,这是当前玉米市场的一个博弈局面。
第三是贸易主体和基层心态也杠上了。 贸易商想建库,但总想抄那个最低的底,所以部分地区建库意愿尚可,但部分地区则还在观望。 而基层呢,既有挺价的心态,也有变现的心态。 从往年规律来看,年前卖粮的人还是比较多的,而贸易商现在也在等集中卖粮,所以玉米就呈现出僵持的表现。 为什么说这是好事呢? 因为这也意味着,玉米大跌的几率已经变小了。 需求有支撑,且收粮主体也有收购的意愿,库存又偏低,在这样的情况下,玉米出现大跌的几率并不大,虽然短期想明显上涨还有困难,但是玉米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本文完,欢迎关注并点赞,给个支持。 |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