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黄金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正式出台,谁都没料到,短短48小时里黄金圈就变了天,工行、建行直接暂停了黄金积存业务,不少电商和线下商户也火速把实体金条下架了。 一开始我还以为是不让大家买黄金了,后来仔细看了政策才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这政策核心就一条:买黄金的渠道不同,要交的税差了一大截。 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或者上海期货交易所买“标准黄金”,能免13%的增值税。 要是不通过这两个渠道,该交的税一分都不能少。 
 这里说的“标准黄金”,得是含金量99.5%以上的金条、金块或者金锭,不是咱们平时戴的金镯子、金项链。 举个例子,一根10克的标准金条,你在工行APP上买,因为走的是交易所渠道免税,售价大概9300块。 
 但要是在某电商官方旗舰店买,商家得交13%的增值税,成本一下就多了1000多,最后卖价可能就破1万了。 如此看来,这政策不是限制买黄金,是引导大家走正规渠道,毕竟之前有些非合规商家总想着钻税务的空子。 
 48小时黄金圈“大撤退”:商家下架、银行停业务,到底在怕啥? 新政刚落地,商家和银行的反应比预想中快得多。 为啥大家都急着下架、停业务?关键问题出在库存上。 政策11月1号生效,可11月1号之前进的货、存的金条怎么算,没人说清楚。 
 比如有商家10月初进了一大批金条,现在要是卖,这些库存算不算“实物交割出库”?要是算,按之前的价格卖就得补巨额税款,搞不好要亏不少。 要是不卖,几千万上亿的库存压在手里,资金也转不开。 商家们也是没办法,在没搞清楚规则前,只能先下架观望,总不能明摆着亏钱吧? 
 银行这边也有意思,建行的实物金条一开始卖931一克,工行的如意金积存932.51一克,价格都挺稳,可到了11月3号也发了暂停公告。 由于存在时间差,许多人见银行的工行实体金条价格稳定且免税,便纷纷抢购。大家蜂拥而至,短短4分钟,这些金条便销售一空。 本来想看看能不能跟着抢点,后来发现抢不到不说,电商平台上还在卖的黄金,要么是生肖金条卖到1132一克,要么是金豆1020一克起步,比银行贵了不少。 
 这波短期波动确实容易让人慌,但冷静想想,主要是市场在消化政策,不是黄金真的涨得那么离谱。 其实对咱们普通消费者来说,买金饰基本不受影响。 
 咱们平时买的金镯子、金项链,零售价里早就包含了13%的增值税和5%的消费税,新政针对的是投资用的金条、金锭,跟金饰关系不大。 只不过黄金原料价可能会有波动,金饰价格说不定会跟着微调,但肯定不会因为这个政策暴涨,所以想买金饰的不用急着囤。 
 买黄金别慌!金饰不受影响,投资得等“风向”稳 很多人问,现在还能不能买黄金做投资?我的建议是,别急着抄底。 当下市场仍在对政策进行消化,价格波动剧烈,诸多渠道还出现缺货现象。此时贸然入局,极有可能高价购入商品,且后续或许会遭遇税务方面的麻烦。 
 此前见新闻报道“一日疯涨59块”“4分钟抢购一空”,着实吸睛。可你需审慎思量,这究竟源于真实需求,还是众人出于恐慌心理的炒作之举? 要是真想投资黄金,优先等交易所渠道恢复。 像银行的黄金积存业务、黄金ETF,这些都是合规的,能享受免税,价格也透明。 
 虽然现在工行、建行暂停了部分业务,但这肯定是暂时的,等政策细则明确了,业务早晚会恢复。 而且这政策还有个截止日期,到2027年12月31号,这两年其实就是给黄金市场“洗牌”,那些没交易所资质、靠避税生存的小商家,要么转型卖金饰、纪念品,要么就得退场。 等市场格局稳定了,合规渠道的优势会更明显,到时候投资也更放心。 
 说到底,这次黄金征税新政,不是不让大家买实体黄金,而是让黄金市场更规范。 咱们普通人别被“抢购潮”冲昏头,也别因为看到商家下架就恐慌。 
 买金饰该买就买,投资黄金就等政策细则明确、市场稳定了再出手。 毕竟不管是政策还是商家,都不会为了咱们的钱包牺牲自己的利益,理性点总没错。 各位大佬觉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