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五涨一跌”!资金偏爱这些品种,后市机会在哪

来自: 网易财经 收藏 邀请

11月3日这天,国际有色金属市场算是把“分化”俩字体现得明明白白。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六种工业金属里,铅、铝、锌、锡、镍齐刷刷上涨,就铜价单独跌了;更巧的是,COMEX那边的贵金属还同步走强。收盘一算,工业金属板块平均涨了0.26%,最关键的是资金动向——明显从铜品种往铅、铝这些小金属挪了。不少朋友问:这行情到底咋回事?资金为啥偏爱这些品种?后面还有哪些机会能抓?今天就用大白话把这些事儿说透,再给大家捋捋后市的方向。



一、先看清盘面:“五涨一跌”具体啥情况?数据说话才实在

要搞懂行情,先得把11月3日的具体涨跌数据摸清楚,每个品种的涨跌都不是瞎来的,背后都有实打实的原因。

先说说涨得最猛的“明星”——伦铅。当天伦铅电3收盘报2028.00美元/吨,涨了11美元,涨幅0.55%,盘中最高还冲到了2028.50美元/吨,创下近两周的新高。可能有人觉得“才涨0.55%,不算多啊”,但要知道铅价之前一直在2020美元下方卡了好久,这次突破关键点位,背后的供需逻辑很扎实。一方面欧洲的铅酸蓄电池库存降到了五年最低,电池厂急着补库存,需求一下子就上来了;另一方面秘鲁的铅矿还在罢工,原料供应少了,供需一紧,价格自然就上去了。国内现货也跟着涨,长江现货铅价当天涨了50元/吨,报15350元/吨,跟国际市场形成了共振。

排在铅后面的是伦铝,收盘2897.50美元/吨,涨了13.5美元,涨幅0.47%,当天价格一直在2880.50到2899美元之间晃悠,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多头在2880美元附近买得很积极。支撑铝价的原因也很清晰:一是几内亚那边传出要上调铝土矿出口关税的消息,铝土矿是炼铝的主要原料,原料涨价会直接推高铝的成本;二是国内有电解铝产能天花板政策,也就是说铝的产量不能随便增加,供应受限,而需求这边,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光伏支架都需要铝,供需两端一撑,铝价想跌都难。国内现货铝价更给力,长江现货A00铝当天涨了160元/吨,报21440元/吨,广东现货也涨了160元,到21300元/吨,不少贸易商都说“订单比之前多了不少”。

再看锌、锡、镍这三个品种,虽然涨得没铅铝多,但也算稳中有升。伦锌电3收盘3058.50美元/吨,涨了8美元;国内长江现货0#锌涨60元/吨,报22360元/吨。锌现在属于“供需紧平衡”,库存不高不低,需求也没大起大落,主要跟着整个工业金属的情绪走,所以是小幅上涨。伦锡的涨幅更值得关注,国内长江现货1#锡直接涨了1250元/吨,收285750元/吨,锡价涨这么多,核心是供应紧张——缅甸的锡矿产量一直在降,国内锡矿进口少了,而电子行业、新能源领域对锡的需求没减,供需缺口一拉,价格就上去了。伦镍当天也涨了,虽然国内长江现货1#镍没动,还维持在122300元/吨,但国际市场因为印尼镍矿政策老变,供应有不确定性,所以镍价也稳住了。

最后说说唯一下跌的铜,算是当天的“异类”。伦铜小幅下跌,国内跌得更明显,长江现货1#铜跌了630元/吨,报87020元/吨,广东现货跌680元,到86910元/吨,连无氧铜丝、漆包线这些加工品也跟着跌了630元。铜价跌主要是三个原因:一是全球经济复苏有点慢,大家对铜的需求预期没那么强了,要知道铜被称为“经济晴雨表”,经济预期弱,铜价就容易受影响;二是美元最近有点走强,铜是用美元计价的,美元涨,铜价自然会被压一压;三是国内铜的需求还没完全起来,虽然电网、房地产有需求,但政策空窗期里,没什么新的刺激政策,需求撑不起来,铜价就只能调整。

除了工业金属,当天COMEX贵金属也涨了,纽约黄金期货涨0.3%,收1985美元/盎司,纽约白银涨0.5%,收23.5美元/盎司。贵金属涨主要是因为大家预期美联储可能还要降息,降息的时候,持有黄金白银的机会成本变低,而且最近地缘风险也多,黄金的避险属性又凸显了,加上中国等央行还在买黄金,2025年全球央行购金量预计能破千吨,需求托着,贵金属想不涨都难。

二、核心疑问:资金为啥从铜往铅铝锡挪?这三个逻辑是关键

看明白盘面后,大家最关心的肯定是“资金为啥动”。11月3日明显能看到,资金在从铜品种往铅、铝、锡这些小金属迁移,这背后不是随便选的,而是资金对不同品种的“性价比”做了重新评估,核心有三个逻辑。

第一个逻辑:小金属的“供应扰动”更明确,铜的供应太稳了。咱们看铅、铝、锡这几个上涨的品种,都有明确的供应问题——铅有矿场罢工,铝有铝土矿关税预期,锡有缅甸矿减产,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影响供应的事儿,而且短期内很难解决。供应一紧,价格上涨的确定性就高,资金自然愿意去。而铜呢?全球主要铜矿山都在正常生产,没什么大的罢工或减产消息,供应很稳定,既然供应没亮点,资金就容易转移到有“故事”的小金属上。

第二个逻辑:小金属的“需求支撑”更具体,铜的需求太依赖宏观经济。铅的需求靠铅酸蓄电池补库存,铝的需求靠新能源(汽车、光伏),锡的需求靠电子和新能源,这些需求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且还在增长。比如202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增长30%,光伏新增装机增长28%,这些都会直接拉动铝和锡的需求。但铜的需求不一样,主要靠电网投资、房地产和传统制造业,这些领域受宏观经济影响大,现在经济复苏慢,铜的需求就显得有点弱,资金自然不愿意在铜上“耗着”。

第三个逻辑:政策对小金属更友好,铜没什么特殊政策支持。国内对铝有“产能天花板”政策,明确限制铝的产量,这就给铝价托了底;对铅、锡虽然没有直接的产能政策,但对新能源领域的扶持,间接拉动了这些小金属的需求。而铜呢?没有专门的政策支持,完全靠市场供需和宏观经济走,在当前宏观环境下,自然不如有政策加持的小金属有吸引力。

简单说,资金就像“逐利的蜜蜂”,哪里有明确的供需矛盾、哪里有政策支持、哪里有确定的上涨逻辑,就会往哪里去。11月3日的资金迁移,本质上是市场对“确定性机会”的选择。

三、后市机会在哪?分品种说清楚,避开坑才能赚到钱

分析完盘面和资金逻辑,最关键的还是“后市怎么干”。这里给大家分工业金属和贵金属两类,把每个品种的机会和风险说清楚,普通投资者照着这个方向看,就能避开不少坑。

(一)工业金属:重点盯紧铅、铝、锡,铜要等信号

先说说值得关注的三个品种:

第一个是铝,这是我最看好的品种之一。理由有三个:一是国内电解铝产能天花板政策不会松,供应端的限制很明确;二是几内亚铝土矿关税上调的事儿大概率会落地,成本端会持续支撑;三是需求端,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和光伏装机增长都是长期趋势,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突破1000万辆,光伏新增装机突破350GW,这些都会持续拉动铝的需求。只要这三个逻辑不变,铝价还有上涨空间,后续如果回调到2850美元下方,就是不错的低吸机会。

第二个是锡,虽然锡价已经不低了,但供需缺口还在,机会依然存在。核心还是供应问题——缅甸锡矿产量短期内很难恢复,国内锡矿自给率只有20%左右,大部分靠进口,供应紧张的局面会持续。需求端,电子行业的5G建设、新能源汽车的电子元件都需要锡,需求很稳定。不过要注意,锡价波动比较大,如果追高容易被套,最好等回调到27万元/吨以下再考虑。

第三个是铅,短期机会还在,但要注意补库存周期的结束时间。现在欧洲铅酸蓄电池库存低,补库存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加上秘鲁铅矿罢工没解决,短期内铅价还能稳住。但铅的需求主要靠传统铅酸蓄电池,新能源汽车用的是锂电池,长期来看铅的需求增长有限,所以铅的机会主要是短期的,不要长期持有,涨到2050美元以上就可以考虑逐步止盈。

再说说铜,短期不建议着急进场,要等两个信号:一是国内出台新的刺激政策,比如电网或房地产的利好政策,拉动铜的需求;二是全球主要铜矿山出现供应问题,比如罢工或减产,打破当前的供应稳定格局。在这两个信号出现之前,铜价大概率会在85000-89000元/吨之间震荡,盲目进场容易被“套在中间”。

至于锌和镍,锌的供需太稳了,没什么大的矛盾,短期内很难有大的行情,适合保守的投资者少量配置,主要赚点“稳健的小钱”;镍的不确定性比较大,印尼的镍矿政策老变,而且全球镍的供应其实是过剩的,只有政策出现超预期的收紧,镍价才会有机会,普通投资者最好少碰,避免踩坑。

(二)贵金属:强势格局没改,回调就是机会

贵金属(黄金、白银)的上涨逻辑还很扎实,后续依然有机会,主要靠三个支撑:

一是美联储降息预期。现在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11月可能还会降息25个基点,降息会让美元走弱,同时降低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这对黄金白银是大利好。而且从历史数据看,美联储降息周期里,黄金平均涨幅能达到15%以上,现在才刚开始,还有很大空间。

二是央行购金需求。2024年全球央行购金量达到了950吨,2025年预计会突破1000吨,中国央行已经连续18个月增持黄金,这种长期的配置需求,会给金价托底,不会让金价跌得太狠。

三是地缘风险。现在中东局势、欧洲能源问题都没解决,一旦出现新的风险事件,黄金的避险属性就会爆发,推动金价快速上涨。

具体操作上,黄金可以关注纽约金1950美元/盎司以下的机会,沪金940元/克以下可以考虑低吸;白银的弹性比黄金大,纽约银22.5美元/盎司以下、沪银5200元/千克以下都是不错的进场点。不过要注意,贵金属虽然长期看涨,但短期波动也大,不要满仓进场,最好分3-4次加仓,降低风险。

(三)给普通投资者的3条实操建议,避开这些坑

最后再给大家提三个实操层面的建议,帮大家在有色行情里赚到钱,避开坑:

第一,别追涨没供需支撑的品种。比如有些小金属只是因为短期情绪涨了,没有实际的供应问题或需求增长,这种涨势肯定不持久,追进去很容易被套。就像之前某些题材金属,涨了两天就开始跌,不少人追高后亏了10%以上,所以一定要看清楚品种的供需逻辑,再决定要不要买。

第二,分品种配置,别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可以把资金分成三部分:一部分配铝、锡这些有明确机会的工业金属;一部分配黄金、白银这些避险品种;剩下的留着当备用金,等回调的时候加仓。这样就算某个品种跌了,其他品种也能对冲风险,不会亏得太惨。

第三,盯紧关键数据和政策。比如每周的LME库存数据、国内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美联储的利率会议、印尼的矿场政策等,这些都会影响金属价格。比如如果看到LME铝库存持续下降,就说明铝的需求在增加,可以坚定持有;如果美联储突然释放鹰派信号,就要考虑减仓贵金属。

四、总结:分化行情下,抓准“确定性”是关键

11月3日有色市场的“五涨一跌”,不是偶然,而是市场对供需逻辑、政策支持和资金偏好的综合反应。后市行情依然会是“结构性分化”,不会出现所有品种一起涨的情况,所以普通投资者不用纠结“整体行情好不好”,而是要聚焦“哪些品种有确定性机会”。

简单说,工业金属里,铝、锡、铅是重点,铜要等信号,锌和镍谨慎;贵金属里,黄金白银可以逢回调布局。只要抓准这些有明确供需矛盾、有政策支持的品种,避开没逻辑的品种,再做好资金配置,在接下来的有色行情里,大概率能赚到钱。

最后提醒一句,股市和期货市场都有风险,以上内容只是基于市场数据和逻辑的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大家在实际操作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不要盲目跟风,这样才能在市场里长久地走下去。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公司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长岭街道长岭路与观山路西北角中天会展城TA-1、TA-2栋(2)16层14号
电子邮箱:599599113@qq.com
客服电话:13765656037

Powered by 贵州阡乐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qianlew.com Inc.( 黔ICP备2025043673号-1 )贵公网安备520115020096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