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出炉!11月铝铜谁更值得布局?干货满满

来自: 网易财经 收藏 邀请



最新数据出炉!11月铝铜谁更值得布局?干货满满

11月刚开局,有色金属市场就分出了“强弱阵营”:11月3日沪铝主连报21475元/吨,仅微跌0.89%;而沪铜主连直接下探至466.5,单日跌幅达1.55%,相关个股也跟着承压。作为工业金属里的“顶流双子星”,铝和铜的走势直接牵动着投资者的钱包——11月到底该押注“轻量化先锋”铝,还是坚守“电力血管”铜?

其实不用猜来猜去,11月最新出炉的库存、供需、成本三组硬核数据,早就把答案说透了。今天咱用大白话拆解,不堆砌专业术语,全是能直接用的干货,看完就知道谁的行情更稳、布局机会更明确。

一、库存数据:铝“库存见底”托底,铜“累库压力”未减

库存就像金属市场的“蓄水池”,水位高低直接反映供需松紧,这一轮铝的优势肉眼可见。

先看铝的库存情况:11月2日最新数据显示,沪铝库存已经降到60.5万吨,较之前再降0.2万吨,妥妥的历史同期低位。这么说吧,市场上能流通的铝锭没多少存货了,相当于“蓄水池”快见底了。而且供给端还在收紧,国内电解铝产能快触到4500万吨的天花板,2025年全年净增才10万吨,海外像世纪铝业冰岛产能还在减产,供应根本松不下来。低库存+紧供给,意味着只要需求稍微回暖,铝价就容易往上走,这也是沪铝在20500元/吨附近支撑得特别稳的核心原因。

再看铜的库存:虽然10月下旬全球铜库存从72.05万吨小幅降到71.92万吨,但整体仍处于相对高位,而且美国地区库存偏多,累库压力并没有真正缓解。更关键的是,铜的库存结构有问题——看似小幅去库,实则是隐性库存显性化,市场上实际可流通的铜并没有想象中紧张。加上10月冶炼厂集中检修后,后续产能会逐步恢复,供应增加但需求没跟上,11月铜库存大概率还会承压,这直接给铜价上涨套上了“枷锁”。

结论:铝是“低库存+紧供给”双重托底,下跌空间有限;铜是“高库存+潜在供给增加”,短期上涨动力不足。

二、供需格局:铝“多点开花”抗跌,铜“依赖单一”承压

如果说库存是短期支撑,那供需格局就是决定长期走势的核心,这方面铝的抗风险能力远胜铜。

先聊铝的需求,现在早就不是“铝=门窗+易拉罐”的时代了,它的需求已经扩散到新能源、光伏、AI等多个高景气赛道,堪称“多点开花”。在新能源汽车领域,2025年新能源车渗透率都快40%了,单车用铝量从之前的0.5kg涨到1.5kg,电池连接器、车身框架都得用铝,11月车市进入年末冲刺,加上“以旧换新”政策延续,汽车用铝需求肯定要冲一波。

光伏领域更不用说,国内光伏装机量持续高增,支架、边框全是铝制品,而且海外新兴经济体工业化加速,对光伏产品的需求也在涨,间接带动铝的出口。还有AI数据中心,现在单机柜功耗从3-7kW飙到25kW以上,配电系统里的铝母线槽又便宜又散热好,成了刚需,全球AI服务器出货量激增,铝的高端需求一直放量。更重要的是,这些需求来自不同赛道,就算一个行业疲软,其他行业也能撑着,抗跌性特别强。

再看铜的需求,它号称“电力血管”,70%的需求都绑在电力和建筑业上,简直是“单腿走路”。虽然1-10月国内电网投资同比涨了20.7%,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用铜量也在增加(新能源车用铜是传统车的4倍),但架不住建筑业不给力。10月房地产销售数据依旧疲软,水泥、钢材需求同比跌了11%-18%,建筑用铜需求跟着同比减少6%,而这部分需求占比太高,新兴领域的增量根本抵消不了。

供给端方面,铜也有隐忧:虽然矿端紧张,像印尼Grasberg铜矿停产、巴拿马矿山关停,导致TC/RC创历史新低,但冶炼端检修结束后,精铜产量会逐步恢复,而且淡水河谷预计2025年铜成本会降到1000-1500美元/吨,成本下降可能会刺激部分产能释放,进一步缓解供应紧张。而铝的供给刚性更强,国内产能天花板明确,铝土矿还面临几内亚供应不稳的问题,2024年铝土矿缺口就达485万吨,供给紧平衡的格局很难改变。

结论:铝的需求结构分散、供给刚性强,抗跌又有增量;铜依赖建筑业,需求短板难补,供需格局不如铝稳健。

三、成本支撑:铝“成本企稳”盈利稳,铜“成本下行”难抵需求疲软

成本是金属价格的“底线”,也是企业盈利的关键,这一轮铝的成本支撑比铜更靠谱。

先看铝的成本构成:生产铝主要靠氧化铝和电力,10月氧化铝现货价格已经降到3098元/吨,环比跌了5.1%,而且目前氧化铝供应偏宽松,厂家减产意愿不强,库存还在创新高,后续价格很难大幅上涨,甚至可能继续低位运行。虽然电力成本有波动,但氧化铝价格下跌带来的成本节省,足以抵消电力的小幅上涨,11月电解铝冶炼成本大概率会企稳甚至小幅下降,行业盈利空间能保持稳定。

还有再生铝这边,现在废铝供应偏紧,铝价偏强的情况下,废铝价格易涨难跌,再生铝合金的成本底部支撑很牢固,11月铸造铝合金价格大概会在19000-21500元/吨区间波动,不会出现大幅跳水。成本稳,铝价就有了“安全垫”,就算市场情绪波动,也难跌破关键支撑位。

再看铜的成本:虽然淡水河谷预计2025年铜成本会降到1000-1500美元/吨,比之前预期的低,但这是把双刃剑——成本下降确实能缓解企业盈利压力,但也可能让部分之前亏损的产能重新开工,增加市场供应压力。更关键的是,铜价现在受需求疲软影响,就算成本下降,也很难带动价格上涨,反而可能因为供应增加导致供需失衡,进一步压制铜价。而且铜矿品位下滑、开采难度加大的长期问题还在,成本下降的空间其实有限,很难给铜价提供实质性支撑。

结论:铝的成本端有氧化铝价格托底,盈利稳定;铜的成本下降可能伴随供应增加,难以支撑价格上涨。

四、11月布局逻辑:铝“稳健首选”,铜“等待拐点”

综合以上三组最新数据,11月铝铜的布局方向已经很明确了——铝是“低库存+分散需求+稳成本”三重保障,行情更稳;铜则受制于“高库存+需求集中+供给弹性”,短期需要等待明确拐点。

对于追求稳健的投资者,11月优先布局铝准没错:重点关注沪铝在20500-22000元/吨的区间波动,逢低介入更稳妥。从产业链来看,上游铝土矿企业受益于供应紧平衡,中游电解铝企业盈利稳定,下游再生铝企业能吃废铝供应偏紧的红利,都值得重点关注。而且铝的需求增量明确,新能源、光伏、AI这些高景气赛道会持续提供支撑,就算短期市场回调,长期逻辑也没破。

对于喜欢高弹性、愿意等待的投资者,铜也不是完全没机会,但必须等三个明确信号:一是建筑业数据好转,房地产销售和基建投资企稳回升;二是铜库存出现持续去库,全球显性库存降到历史低位;三是宏观政策加码,比如美联储降息落地,带动大宗商品整体走强。在这些信号出现前,千万别盲目抄底,免得被短期波动套牢。

最后必须提醒一句:有色金属价格受宏观经济、国际局势、政策变动等多种因素影响,本文所有数据都来自公开渠道(行业报告、官方统计),仅为行业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大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理性判断,别追涨杀跌,毕竟投资最核心的是保住本金。

11月的有色金属市场,“稳”字当头。铝凭借更优的供需格局和成本支撑,成为稳健型投资的首选;铜则需要耐心等待需求拐点的出现。不管选哪个,读懂数据背后的逻辑,才能在市场波动中抓住确定性机会,而不是被短期涨跌牵着鼻子走。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公司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长岭街道长岭路与观山路西北角中天会展城TA-1、TA-2栋(2)16层14号
电子邮箱:599599113@qq.com
客服电话:13765656037

Powered by 贵州阡乐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qianlew.com Inc.( 黔ICP备2025043673号-1 )贵公网安备520115020096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