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金交易税收政策迎来调整。11月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黄金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下称“公告”)正式生效。 公告明确了黄金交易相关税收政策,自实施起执行至2027年12月31日,适用时间以发生实物交割出库的时间为准。新规明确划清“投资性黄金”与“非投资性黄金”的增值税征管边界,行业人士认为,这标志着我国黄金交易税收体系向精细化、规范化迈出关键一步。 近期国际金价宽幅震荡,黄金税收政策将如何影响投资者、产业链及市场生态?不同交易主体的交易成本如何分化?西安交大客座教授景川对第一财经分析称,本次政策并未设立新税种,而是对黄金交易增值税的征管方式进行了精细化改革,强化用途管理与发票合规,对普通消费者无直接影响,主要影响的是黄金生产、加工及贸易企业的税务处理方式。 明确税收边界,交易成本生变 总的看来,涉及交割的实物黄金将有更细化的征税规则。 具体根据公告,在2027年12月31日前,会员单位或客户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标准黄金,卖出方会员单位或客户销售标准黄金时,免征增值税。未发生实物交割出库的,交易所免征增值税,发生实物交割出库的,则区分为标准黄金的投资性用途和非投资性用途,分别按规定适用相关政策。 公告明确,会员单位购入标准黄金用于投资性用途的,交易所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用于非投资性用途的标准黄金,交易所免征增值税。 非投资用途下,买入方会员单位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以普通发票上注明的金额和6%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买入方会员单位将标准黄金加工成非投资性用途黄金产品并销售的,按照现行规定缴纳增值税,可以向购买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此外,公告也对“投资性黄金”与“非投资性黄金”作了明确定义。投资性黄金包括直接销售,以及加工生产含金量99.5%及以上的金条、金块、金锭、金片或者经中国人民 景川分析称,对不产生交割的黄金、未通过交易所销售的标准黄金,仍按现行13%增值税率缴纳,而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或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的标准黄金,继续享受增值税优惠。 关于非投资性用途的核心税务变化, 投资者、金店、产业链“冷暖不一” 对于普通消费者,买金成本将如何变化? 公告明确,纳税人不通过交易所销售标准黄金,应按照现行规定缴纳增值税。 “目前普通消费者购买黄金饰品时,零售价格中通常已包含增值税和消费税。”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高级联席合伙人武嘉分析称,金饰零售商销售时需缴纳13%增值税,已包含在黄金饰品售价中。黄金首饰在零售环节还需缴纳5%消费税(在生产或进口环节征收),同样已经包含在售价内。 “过去黄金交易税收存在模糊地带,比如部分高溢价金饰被包装成投资品避税,或标准金条因流通环节复杂导致税负转嫁。”一位 景川进一步分析称,投资性购金仍然适用即征即退的政策,买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再销售时不得开具专票。这主要是防范税收套利,即堵住“以投资名义购入、实际用于生产销售”的税收漏洞,统一交易所内外黄金交易的税负差异。 规则也指出,如果黄金用途发生变更(如从投资性转为非投资性),需在6个月内向交易所报告并申请重新开票,仅限一次。如果未如实申报用途或违规开票,交易所将暂停开具专票,甚至取消即征即退资格,若涉及骗税、虚开发票等违法行为,将直接取消税收优惠资格。 黄金产业链上,精炼、加工和流通环节也会迎来洗牌。上述 此外,对于上市公司, 投资者需警惕波动放大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政策出台恰逢黄金市场多空博弈加剧。 10月以来,受美联储加息预期反复、地缘冲突升级等因素影响,伦敦现货黄金价格从最高4381美元/盎司高位回落,最低触及3886美元/盎司,国内沪金价格同步震荡向下。 “税收成本上升可能进一步加剧投机资金的短期抛压。”一位 “假设买入100万元金条,持有一段时间后卖出,若金价涨幅不足13%,扣除税费后反而亏损。”该交易员提示,短期投机客需谨慎,长期持有或通过黄金ETF等工具可规避部分税负。对于金饰消费者来说,日常购买几乎无影响,但“伪投资金”溢价或收窄。此外,政策不是限制黄金投资,而是规范路径。长期看,有助于市场去泡沫。资金将更倾向于配置高流动性的标准金或黄金ETF,而非高溢价的非投资品。 星展 “同时会打击场外非法交易以及短期套利行为,并让各类资金进入正规渠道进行交易。”邓志坚称,短期内可能部分投机行为终止,从而导致金价受影响,但中长线不仅不会影响真正的需求,反而使合法的工业需求、金饰需求和投资需求受惠。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