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9月,多个信息源显示,五粮液允许它的经销商们,不从酒厂打款进货,而是从市场收购低价五粮液,经厂家“转码”后计入2025年合同任务量。 WBO烈酒商业采访的经销商,还给出了增量信息:今年初,五粮液宣布旺季停货时,就在让经销商回收900元以下的第八代普五。 我也向身边的五粮液经销商朋友证实了这件事,他告诉我消息是真的,按照市场上的价格收货,比出厂价低一百多元。
01 太不可思议了,我心里很吃惊,感觉五粮液帮助经销商一起“串货”了。 很多人证实,这是五粮液发展历史上,第一次公开这样干。 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两方面观点,正方认为这是特殊时期的权宜之计,能短期缓解渠道压力,为清理库存赢得时间;反方观点认为,本质是库存腾挪而非创造新需求,若消费没有起色,还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反方观点有理,但属于站着说话不腰疼。 现在没有哪个企业能有本事直接撬开消费者的钱包,行业寒冬、库存高压、经销商承压是统一的背景。太阳之下没有新鲜事,困难都是相同的,解决能用的手段却因企业不同而各有长短。 我支持正方,因为问题全部暴露出来了,已经是逆风局,先解决掉主要矛盾、处理好主要问题,才能考虑长期发展。用中医理论解释,治本之前,必须先治标。 五粮液和经销商的短期利益冲突,就是五粮液经销权必须完成任务量,拦路虎是市场上庞大的社会库存,导致价格下降,厂商正在默契地处理这一矛盾。 02 好处更多 细想一下,五粮液允许经销商从市场进货,有章、有序和可控制,并且好处更多。 一是明确收购低价五粮液,最大程度稳住市场价格,以及把不利于价格的情绪消化掉。 五粮液的出厂价是1019元/瓶,今年8月中旬,其调货价已经降至860元,成都地区低至830元,倒挂严重。而电商平台在618大促期间曾低于800元。 价格问题必须解决,五粮液自己干不成,得给经销商授权,从当前信息看,范围应该扩大了。 二是从中报业绩来看,截至6月30日,五粮液合同负债100.77亿元,证明虽有政策,但量应该不大。 三是经销商收回的产品,最终同比例扣减合同任务量,保住经销权,经销商在手才能未来不愁,名酒经销商在周期里都是“熬”,熬过了就有机会在上升周期挣回来。 今年,茅台各省联谊会也明确收购市场低价产品,不向电商平台供货;而国窖1573凭借早期的柒泉模式,库存本就在联营体中,无此忧虑。 高端白酒都面临这样的问题,大可不必过度解读五粮液的行为。 四是有技术支撑,现在五码技术非常成熟,能对产品流向实时监控,为“转码”操作提供技术基础,经过转码,这些产品就不是串来串去的“假货”。 03 为经销商求安顿 今年1-8月,100多家规上企业又消失了;与此同时,白酒前六的企业分去了七八成市场,五粮液作为白酒第二的浓香老大,身上是背着责任在的。 白酒行业现在仍然是toB的,经销商是影响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千万不要信即时零售、白牌能够取代未来,因为那都是在低端价格发展,高端名酒的命脉在厂商合作。 越成熟的名酒,实力越强的头部企业,为经销商求一个安顿,目的是冲出周期迷雾。 为经销商求安顿,这才是五粮液的酒王精神和名酒风骨。 要相信五粮液有实力处理好当前的问题,虽然第二季度净利润下降7.58%,但行业里面都在下降,五粮液还在个位数,依然是优秀的数据。 五粮液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大幅提升131.88%,有311.37亿,至少有足够的钱来解决这些问题。 今年五粮液在销售系统完成了组织架构重组,明显加大了营销的权重、效率、缩短了解决问题的流程。 五粮液还有如停货、加大补贴等手段可用,这些都是战术。 而让经销商安心下来,是战略,不能动摇的道路。 |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