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 加拿大安大略省突然祭出“本土制造”大招,要求省内销售的大部分生物柴油和乙醇必须产自加拿大!此举剑指美国《通胀削减法案》中的关键税收抵免政策,被视为对美国保护主义措施的直接反击。这不仅将重塑加美生物燃料贸易格局,更可能点燃北美清洁能源领域的“补贴大战”。 一、新政核心:强力本土化要求,立即执行 2025年7月8日,安大略省环境、保护与公园部正式宣布,根据《更清洁交通燃料法规》(CTF),立即实施对柴油和汽油中生物基含量的本土化要求:
考虑到2025年剩余时间不多,本年度将按比例折算执行: • 柴油本土含量要求降至25%(2025剩余时间),2026年起恢复至75%。 • 汽油本土含量要求降至27%(2025剩余时间),2026-2027年为64%,2028-2029年降至54%,2030年起降至47%。 (注:汽油本土比例下降是因为其总可再生燃料含量要求将从2025年的11%逐步提高到2028年的13%和2030年的15%,实际本土生物燃料的需求量仍在增长。) 安省由此成为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C省)之后,加拿大第二个实施此类本土含量要求的省份。 BC省要求柴油可再生燃料本土生产自2025年4月1日起生效,汽油可再生燃料本土生产自2026年1月1日起生效,并已将柴油可再生燃料要求从4%提高到8%。 二、导火索:美国“45Z”税抵的釜底抽薪 加拿大业界普遍认为,安省(以及BC省)此举是对美国联邦政府《通胀削减法案》(IRA)中“清洁燃料生产税收抵免”(45Z)政策的直接回应。45Z于2025年1月1日生效,彻底改变了游戏规则:
加拿大业界一直在游说联邦政府推出对标45Z的生产税抵,但联邦迟迟未有实质性回应。 安省和BC省的地方政府选择先发制人,通过设置“本土制造”壁垒,为本国产业创造市场空间。 三、产业震荡:喜忧参半,暗流涌动 新政引发加拿大和美国相关产业的不同反应: • 加拿大乙醇业(喜): 作为加拿大乙醇生产中心(占全国供应70%),安省本土要求被“加拿大农场与燃料联盟”发言人视为“对清洁能源未来和经济韧性的关键决定”,表示欢迎。 • 加拿大/U.S. BBD业(忧中求稳): 代表加美BBD生产商的利益相关方担心,如果BC省和安省的措施仍不足以支撑产业,国家层面的《清洁燃料法规》(CFR)可能会被瓦解(因无购买低碳燃料的义务)。若真如此,他们宁愿接受安省CTF法规带来的确定性增长。 • 加拿大化石燃料业(反对): 作为法规下购买可再生燃料的责任方,他们不赞成本土含量要求,更倾向于联邦层面的生产税抵。他们认为修改省级法规比重新修订国家《清洁燃料法规》(CFR)更容易(CFR下次审议在2028年)。 • 美国乙醇业(短期影响小,长期担忧): 短期看,由于安省汽油的可再生燃料总含量(11%-15%)仍在逐年增加,即使有本土比例要求,美国乙醇进口预计仍会逐年增长。 长期看,代表美国乙醇的协会担忧这种“本土制造”要求会蔓延到其他省份甚至成为国家政策。 • 美国生物柴油业(未回应): 代表美国生物柴油的协会未对安省新政置评。 值得注意的是,政策变动已导致市场动荡: 加拿大至少6家BBD工厂短期关闭(部分归因于美国BTC到期),而美国部分生物燃料厂也因市场供过于求(尤其是可再生柴油)、RIN价格低迷、RFS和45Z政策不确定性导致的利润微薄而关闭或减产(如雪佛龙)。 四、未来战局:补贴竞赛还是贸易摩擦? 安省强调该措施是临时性的,将持续监测影响。但其核心直指美国45Z政策的保护主义倾向。加美在清洁能源领域的补贴与反制措施博弈已然升级。 • 加拿大联邦政府会否跟进? 推出全国性本土要求或税抵,是各方角力的焦点。联邦的反应将决定这场风波的最终走向。 • “本土制造”会否蔓延? 美国乙醇业担心其他省份效仿安省,形成连锁反应。 • 北美清洁燃料市场重塑: 政策壁垒正在改变原有的生产布局和贸易流向,可能导致区域化供应链加速形成。 安省这一纸新规,不仅是为了保护本地产业,更是向美国乃至加拿大联邦政府发出的强烈信号:在清洁能源竞赛中,公平的竞争环境至关重要。一场围绕补贴与本土化的“绿色战争”已在北美悄然打响。 |
昨天 23:07
昨天 23:07
昨天 23:07
昨天 23:07
昨天 2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