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9月3日国内废铜市场最新价格及行情:沪铜延续调整,废铜市场区域分化加剧。 一、市场综述:沪铜弱势运行 废铜价格普跌 9月3日国内铜市呈现弱势调整格局,沪铜主力合约最新报价7966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下跌50元/吨,跌幅0.06%,反映宏观情绪与基本面博弈下,铜价仍处于震荡寻底阶段。废铜市场同步承压,全国20个主要城市废铜回收价格集体下行,平均跌幅达52元/吨,均价约74050元/吨。其中,厦门特紫铜以74120元/吨保持价格高位,保定1#废铜则以单日-90元/吨领跌,区域价差与品种分化特征进一步凸显。 二、废铜价格动态:区域抗跌性差异显著 从区域表现看,9月3日废铜市场呈现“沿海抗跌、内陆深调”的分化格局: 东南沿海地区:厦门、上海、广州等城市凭借资源流通效率优势,价格韧性较强。厦门特紫铜、火烧线等高端品种报价74120元/吨,日跌幅仅-20元/吨,为全国最小跌幅;上海紫铜、优质铜块价格74080元/吨,跌幅-60元/吨,略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广州红杂铜线、紫铜边角料报价74070元/吨,跌幅-50元/吨,反映珠三角制造业需求对价格的支撑。 华北及环渤海地区:保定、山东、天津等地跌幅扩大,成为市场调整主力。保定1#废铜、光亮铜价格74040元/吨,日跌90元/吨,创当日最大跌幅,主要受本地加工企业开工率下降拖累;山东光亮铜线、二号铜报价74010元/吨,跌幅-70元/吨,华北地区整体呈现“价格低位+跌幅扩大”的双重压力。 中西部内陆地区:成都、郑州、南阳等城市价格区间集中在74020-74090元/吨,跌幅普遍在-30至-70元/吨。其中郑州紫杂铜、破碎紫铜以-30元/吨表现相对抗跌,而成都高质量铜线因运输成本上升,跌幅达-70元/吨,凸显内陆物流对价格的影响。 重点品种特征:1#光亮铜线、紫铜等主流品种价格集中在74030-74070元/吨,波动率收窄;特紫铜、火烧线等稀缺品种维持溢价,而二号铜、马达铜等低品位废铜跌幅普遍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三、驱动逻辑:供需双弱主导短期调整 宏观情绪压制:沪铜价格连续两日下跌,反映市场对国内制造业PMI低于预期、下游家电、汽车铜需求疲软的担忧,叠加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压制国际铜价,传导至国内废铜市场。 成本端支撑弱化:废铜回收企业面临环保成本上升与资金周转压力,部分中小型回收商主动降价去库存,导致低品位废铜价格领跌。 区域供需错配:东南沿海城市依托港口进口与再生铜加工产业集群优势,废铜流通效率较高,库存周转较快,价格抗跌性更强;而华北、内陆地区因本地工业活动放缓,废铜消耗量下降,价格调整幅度更大。 四、后市展望:短期弱势难改 关注政策与库存信号 预计短期内国内废铜市场仍将维持弱势震荡,价格底部或逐步显现。建议市场参与者重点关注: 库存拐点:LME及国内保税区铜库存变化,若出现去库信号或触发阶段性反弹; 政策变量:国内基建投资、新能源产业(如光伏、储能)铜需求释放进度,及废铜进口政策调整; 交易策略:回收企业可优先消化高成本库存,控制采购节奏;下游加工企业可逢价格回调锁定长期采购协议,对冲后期波动风险。 总体而言,当前铜市仍处“需求淡季+宏观压制”的调整周期,价格修复需等待基本面实质性改善,短期操作需谨慎为主。 |
5 分钟前
5 分钟前
5 分钟前
6 分钟前
6 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