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要对进口药品加征关税,他声称此举旨在降低美国药价。然而,高额药品关税可能产生相反效果,扰乱复杂的供应链,把廉价的外国仿制药驱逐出美国市场,并造成药品短缺。 上月初,特朗普表示,美国将首先对进口药品征收“小额关税”,并在一年至一年半的时间逐步将税率提高至150%,最终可能达到250%。 与此同时,特朗普也在施压药企降低美国国内药价。他此前致信多家公司,要求制定方案,在美国实施所谓“最惠国价格”。 特朗普尚未开始对药品征收关税,他表示会推迟一年至一年半执行,给企业留出时间储备药品并将生产转移至美国,一些公司已经开始这样做。 LeerinkPartners分析师DavidRisinger在7月29日的报告中表示,大多数药企已增加进口,并可能在美国持有6至18个月的库存。 杰富瑞分析师DavidWindley也在近期一份研报中指出,若关税在2026年下半年才生效,由于囤货效应,可能要到2027或2028年才会显著体现。 此外,许多分析师怀疑特朗普最终不会坚持200%的关税。他们也在关注,相关政策是否会对某些产品豁免,比如利润率极低的仿制药。 不过,Stadig表示,即便是25%的关税,随着库存消耗,也会逐步推动美国药价上涨10%至14%。 特朗普声称要把制药工厂带回美国,并表示美国本土生产的药品将不会面临关税。 在美国建厂也未必能规避关税 制药企业已经在美国加大投资。 瑞士制药巨头罗氏今年4月表示将投资500亿美元扩张美国业务。 然而,在美国从零开始建设一家制药厂成本高昂,而且可能需要数年时间。 而且,即便在美国建厂,也未必能让制药商规避特朗普的关税,因为药物中所用的进口原料也可能被征收关税。 右翼智库“美国行动论坛”贸易政策分析师JacobJensen指出,97%的抗生素、92%的抗病毒药物,以及83%的最常用仿制药至少含有一种在海外生产的活性成分。 “唯一能真正保护自己免受关税影响的办法,就是在美国境内从头到尾建立完整的供应链,”Pereira表示。 (文章来源:财联社) |
半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