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小伙伴大家好,我是老城头。 今天咱们来聊一聊猪价,这也是我一直在关注的一个标的。 最近关于这个比较大的事情有两个。 一个是越南那边发生了大规模的非洲猪瘟,感染数量超过10万头,折算人民币的话,越南猪价一公斤已经攀升近50元,也就是一斤猪肉越南那边快要25块。 作为邻国的我们,当然也有非洲猪瘟,比如广西前段时间也发生了。
但是吧,跟越南狂飙的猪价不同,我们的猪价则是一路下探。 现在期货市场的价格,截止8月最后的交易日,一公斤跌到13块5,折算就是一斤生猪价是6块7。 第二件就是前段时间8月21日发改委出来喊话,为了促进生猪市场平稳运行,要开展中央冻猪肉的收储行动,但哪怕是这样,生猪价格也是一路下跌。虽然在第二天价格快速上涨,然后就是下跌,现在一公斤是13块5了。 现在这个猪肉价格已经进入到了一个下跌趋势,毫不客气的说,老城头认为甚至已经有一种谷贱伤农的趋势,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上头要启动中央收储猪肉的动作
都知道期货价格代表的是市场的预期,现在生猪期货跌这么狠,原因是什么?接下来的生猪走势又会是什么样呢?以及为什么非洲猪瘟对我们的影响,为何不大? 先来给大家解释一下猪周期。 猪周期素有经济小周期之称,是非常典型的供应和价格的市场经济的一个反映。
如图所示,当猪肉价格上涨的时候,养殖户就会增加供应量,养更多的猪,因为有利可图。 可由于供应量快速增加,就会导致一个市场上的猪肉供过于求,那么猪肉价格就会下跌。 这时养殖户看到猪肉价格下跌,赚得钱变少了,甚至害怕跌太猛的话,还会亏钱,于是养殖户就会减少养猪的数量,而由于市场上的供应量减少,等到供不应求的时候,猪肉价格这时候就会上涨。 所以你看,这就是一个循环、一个周期。 根据中信建投的统计,过去我们的猪周期的时间,是四年。 也就是每四年,猪价都会有一个循环。 以四年时间单位来看的话,上一次的猪周期是2018年到2022年,按照过往的推算,现在的2025年,应该是猪周期的末期。
但中信建投认为,现在猪周期失效了,不再是4年。从2022年到2023年末2024年初,猪价已经走完了一个周期。 现在的猪周期时间单位变为了一到两年,若按照这份数据,目前猪价下跌便显得比较合理了。 问题来了,为何原来的猪周期失效了呢?为何猪肉价格还在下跌呢? 为了更好的回答这两个问题,我先说说个人理解的影响猪肉价格的最强的三个因素。 第一,能繁母猪的存栏数量、仔猪的存栏数量。 个人认为这个是最底层的决定因素。 因为能繁母猪到生猪的这个时间,大约是10个月。 能繁母猪在经历妊娠、产仔后,大约需要4个月的时间,产出仔猪。 而仔猪到生猪,又需要哺乳、保育、育肥,这中间需要时间是6个月。
因此根据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多少,能判断出10个月后市场上生猪的数量,是增多还是减少。 我们来看一下能繁母猪的存栏量的一个情况,根据官方的信息,7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042万头,这个远远超标了。 因为上头对于能繁母猪存栏数量是有产能红线的,就是不能超过3900万头。 当然了,如果你回看过去三年的数据,你能发现一直都超过红线,这个问题的解答稍后我会说。 让我们按照10个月的时间来倒推,去年的8月到12月,能繁母猪存栏量一直上升,那么对应10个月后的、也就是2025年的5月6月7月的生猪供应量是增多,这也能解释为什么7月在国家反内卷的大旗下猪价的表现是先涨后跌。
我没记错的话,除去第一阵营、比如多晶硅煤炭等这些工业品高举干反内卷大旗之外,猪肉是农产品领域中、高层最快开会说要反内卷的品种 而生猪的价格大家都知道了,现在是一路下跌、已经快跌回到反内卷前的价格水平了。 如果你从我刚刚讲的能繁母猪的存栏数量去看,也就是从市场供给角度去看,就能理解最近这段时间的一路下跌了。 其实说到真正的去能繁母猪的存栏数量,也就是从今年7月才开始,降到4000万出头,现在根据猪肉上层的政策,应该会继续去产能,使得接近3900万头的产能红线 而根据10个月的推算,那生猪数量的减少,也要到2026年的下半年了。 所以从市场供需角度来看,其实2025年的猪肉价格是没什么期待的,本来是要下跌的,现在有反内卷的大旗,才有了前段时间的反弹。 第二个因素,是生猪的饲料成本。 根据养猪一哥的财报,饲料成本占到55%到65%。 当然了,其他的就要高于这个水平了。 所以饲料成本的变化,对猪价的影响很很大。 既然讲到了饲料成本,就顺便回答一下前面说的非洲猪瘟,为何市场对此的反应并不强? 你要知道,就在8月27日,农业农村部公布了一则数据,就是我们这边发现的非洲猪瘟有200多头。
原因其实就在于从2018年那场非洲猪瘟后,我们提高了生猪的饲养水平。 不管是饲料,以及防疫,都有比较大提升。 2018年的那场非洲猪瘟,对猪价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从2018年到2020年,三年时间我们直接扑杀的生猪数量,就超过120万头,而间接的影响,也得从千万头的单位算起。 至于猪价,一度超过20多块一斤。
自从2018年的非洲猪瘟事件后,我们加强了养猪的规范。 因为在2018年之前,整个市场占比中,超过60%都是家庭散户在养猪。 这种个体养猪的,其实都不专业,很粗糙,大多是泔水养猪,也就是拿剩菜剩饭之类、又或者用很廉价的蔬菜去养猪。 虽然这是千年以来的传统,很便宜,也能养肥猪,毕竟泔水养猪其实成本是非常低的。 但是对于猪自身来说,就不一定了,营养搭配不当,泔水中又有病毒传染,非洲猪瘟就是这样爆发的。 如今对于养猪规范已经提高了很多很多,所以非洲猪瘟的影响就没之前那么大了。
现在养猪行业是一个什么情况呢?家庭单位的养猪户跟2018年之前对比,占比只有32%,减少了快一半。 而对于龙头集团来说,因为规模效应以及技术优势,已经可以把养殖成本降到了行业平均线以下,这也是为什么前两年明明能繁母猪超过了3900万头的行业红线,而产能还在增加? 对于集团来说,现在一公斤13块5还是能赚钱的,比如养猪一哥的成本是不到12块。 那么既然能赚钱,那就继续扩产能,虽然单价利润变少了,但我产量上去了啊。 有一说一,这种其实就是卷,能赚钱的都集中在大集团。 第三个因素,其实就是政策。这方面前面有提到过。 对于有形的手,我一直的观点是不要轻视他,老城头是做宏观解读的,回头看看过去发生过的事,得到的一条真理总结就是:在特定的时期,有形的手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不管你是做研究也好,还是做投资也好,我相信这点你应该有同样的感受。 当然了,长期来看,还是要回归到市场这个无形的手。 从有形的手到无形的手,中间是会有些代价的,话已至此,已经不能再讲太多了 总结一下,对于接下来生猪的走势,个人认为在中秋国庆前,应该会有一波反弹,国庆之后大概率是要回调,真正的机会大约是2026年下半年了。 至于猪周期是不是失效了?个人认为也不必过于纠结,多关注市场供需就行。 文末强调一点,这期讲的是猪价,不是说猪股,两者不是完全的对等。 这期就聊到这,希望内容对你们有所帮助,我们下期再见
|
半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