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月29日 国际金价显著上涨 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黄金期价 收于每盎司3516.10美元 涨幅达1.20% 8月累计涨幅超5% 国内金价水涨船高 此外,国内金价也水涨船高。中国黄金投资金条为820元/克;上海黄金交易所金条也升至782元/克。 实物黄金方面,国内多数品牌黄金首饰克价31日已突破1015元/克。 周大福31日金价 周生生31日金价 金价为何接连上涨? 当地时间29日,美国公布的最新通胀数据显示,美国7月核心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9%。在最新通胀数据发布后,市场强化了美联储9月降息的预期,国际金价显著上涨。截至29日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黄金期价收于每盎司3516.10美元,单日涨幅达到1.20%。 从全周来看,由于市场担忧美联储独立性受到白宫挑战,投资者避险情绪升温,国际金价在本周一微幅下跌后,连续四个交易日上涨,本周累计涨幅达到约2.86%。而整个8月,国际金价累计上涨幅度达到5.002%,创下今年4月以来的最佳单月表现。 美国银行的分析师指出,有两个重要原因推高国际金价:
华尔街持续唱多黄金 近期,华尔街持续唱多黄金。高盛分析师指出,黄金价格走势更接近曼哈顿优质房地产,其价格主要由所有权变动驱动,而非传统供需关系。高盛预计到2025年底,金价将升至每盎司3700美元;到2026年中期,金价将进一步攀升至每盎司4000美元。 摩根大通预测2025年央行黄金购买量将达到约850吨,金价达4000美元/盎司将“比预期来得更快”。摩根大通指出,全球正从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转向多极化,美元储备多元化步伐加速,在政治和贸易不确定性背景下,央行对黄金的多元化配置需求将推动金价上涨。 美国银行分析师预计,金价的涨势将继续,到2026年上半年,金价将触及每盎司4000美元。分析师称,“在通胀加剧之际,潜在的降息为美元贬值创造了肥沃的土壤。在通胀持续走高的环境下降息,极有可能推高金价。” 国内黄金市场相关提醒 国内黄金市场,刚刚过去的七夕,金饰又热销了。 注意!你买的“沙金”大金镯子可能有毒 近期,一种名为“沙金”的首饰在市面上流行起来。它们外观酷似黄金,价格低廉,因此被不少消费者视为“黄金平替”,在电商平台和夜市中热销。商家宣称其“不掉色、不怕火烧”,甚至打着“越南沙金”“老庙沙金”等名义进行宣传,单月销量可达十万件。 在多个网络平台上,商家宣称,这些产品和黄金一样,不掉色不怕火烧,价格只要一两百元。此外,不少“沙金”商户在取名上也玩起花样。有的名为“老凤詳”,和著名品牌同音不同字;有的则直接取名为“老庙沙金”。 据了解,“沙金”是山体中的含金岩石风化破碎后,与砂石混在一起形成的,含金量在5%左右的矿物。以此来说,“沙金”首饰应当含有5%左右的黄金。然而当记者询问网络平台上的商家,“沙金”首饰是什么材质,是否含有黄金时,大部分商家却含糊其词,或者避而不答。 据刘先生(化名)在消费保平台投诉称,今年5月份,他在网上平台一家名为“周记生供应链”的店铺购买了2枚纪念币,购买前商家告知其材质为沙金,后发现并非真的沙金。记者询问其“沙金是什么材质”时,该店铺客服直接回答称:“真金的”。 记者采访浙江义乌小商品城商户,不少商户表示,这些首饰主要采用黄铜作为原材料,在表面上电镀了0.05微米的黄金,可以模拟出黄金的质感。不过,由于电镀层较薄,长期佩戴使用会逐渐磨损。 面对有没有号称永不掉色的“沙金”首饰的疑问?不少商户都表示,不知道“沙金”是什么,这里销售的首饰也无法做到长时间佩戴不掉色。商户坦言,虽然可以通过加厚镀层来减少首饰的掉色几率,但汗水、洗手液等液体仍然能腐蚀镀层。 调查中专家对两件“沙金”首饰进行了检测,主要成分都是铜镍合金。浙江黄金珠宝饰品质检中心主任严雪俊介绍,这些饰品以低价吸引消费者,由于镀层过薄,消费者佩戴使用中有可能磨损掉镀金层,释放其中的镍。 国家标准规定,人体长期接触的首饰,镍释放量限值为每星期每平方厘米0.5微克。然而此次检测的部分铜镍合金饰品,镍的释放量可以达到国家标准的上千倍。金属制品过敏引发的皮肤病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而镍是最常见的致敏金属。 此外,据了解,这些黄铜镀金首饰出厂价仅10元左右,但到了街头夜市上,摇身一变成了40元左右的“沙金”首饰。而在网上的直播间里,更是被主播包装成所谓越南提纯“沙金”,一件首饰卖到上百元。 黄金一口价藏猫腻,行业投诉量明显上升 据消费保投诉平台数据显示,去年全年平台受理黄金珠宝投诉量高达8545件,同比增长136.31%,累计涉诉金额超9560万元,今年截止到7月底,平台已经收到投诉4305件。 在消费保投诉平台,不少消费者反映,部分金店销售“一口价”黄金饰品时拒绝透露克重,导致实际金价远超市场价。 冯女士(化名)投诉称,2025年8月22日,她到淳安千岛湖银泰老庙黄金店准备选购足金戒指,此前在周大福看过同款戒指,克重3.1g,售价3450元。冯女士发现老庙黄金未标明戒指具体克重,询问店员让其帮忙称重,但店员多次表示称克重违反(店铺)相关规定,拒绝称重,只告知打完折价格为3560元,且强调:“跟周大福的克重差不多。” 后在冯女士多次要求后,店员为其带标称重为3.43g,但对冯女士询问的标签重量却避而不答,只是再次强调:“肯定和周大福的3.1g相差无几”。待冯女士签字付款后,再次称重发现净重仅2.7g,折算单价高达1308元/克,远超常规计价逻辑。 事后沟通中,店员持续强调“工艺价值”,对克重问题避而不谈。冯女士指出,商家未如实告知克重,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消费者对商品真实情况的知悉权,存在欺诈、诱导消费嫌疑,要求其进行退款。截至发稿,冯女士的诉求仍未得到解决。 据消费保数据研究院信息显示,从品牌投诉处理来看,中国黄金投诉量最多,占比19.43%,解决率为20.63%;周六福投诉量排第二,解决率仅15.34%;老凤祥虽然投诉量第三,不过解决率却高达94.42%。 来源:中国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联系我们处理。 |
昨天 23:33
昨天 23:33
昨天 23:08
昨天 23:07
昨天 2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