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底大场缩量,但效果一般,据猪好多数据监测显示,8月30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13.78元/公斤,其中河南大场稳定为主,广东稳定为主。据一线数据了解,目前中大猪还有不少在等价,350以上大猪已经亏损。进入9月,天气转凉,增重更快,9月会如何演变? 下周行情:供需两端+收储发力,猪价或小幅抬头 从供应端看,前期养殖端集中减重出栏已近尾声,而当前市场存栏大猪数量偏少,且猪价整体保持偏强态势,部分养殖户的压栏增重意愿开始显现。这一行为将直接导致短期内生猪出栏量进一步收缩,供应端的收紧为猪价上行提供了基础支撑。 需求端的积极信号同样值得关注。随着全国各大院校陆续开学,校园餐饮及周边消费需求将逐步释放,叠加家庭日常消费的平稳支撑,短期内猪肉需求预计出现小幅增量。在“供应收缩+需求微增”的供需错配格局下,下周生猪周均价大概率呈现环比小幅上涨态势,养殖端的预期利润也将随之略有提升。 此外,2025年8月之后中央储备冻肉接连3次进行收储、轮储操作,如此频繁,尽管总量不多,但对市场释放了积极的信号,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市场的信心。 后期展望:季节性上涨可期,养殖端需理性应对 展望三季度至明年年初的长期行情,生猪市场将呈现“供应充足、需求渐进回暖”的特征,猪价大概率呈现季节性小幅上涨及窄幅波动走势,生猪养殖有望维持盈利状态。 供应端方面,国内生猪供给预计持续增长,商品猪整体供应充足,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生猪出栏活重低于去年同期,这一因素将有助于减缓猪肉产量的增幅,一定程度上缓解供应压力。 需求端的回暖趋势明确。9月起,随着气温下降,猪肉消费将逐步进入旺季,尤其是11月底南方地区腌腊消费启动后,需求端将迎来明显提振,成为拉动猪价上行的重要动力。 政策层面的利好也将适时发力。国家发展改革委计划于8月底开展新一轮冻猪肉收储,这一举措不仅能直接调节市场供需,更有望短期内提振市场信心,稳定市场预期。进口方面,2025年猪肉进口预计保持平稳,全年进口量或与今年持平甚至略降,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将有所减弱。 对于养殖端而言,当前需理性看待市场行情。建议养殖户顺势出栏肥猪,避免盲目压栏导致风险积聚;同时加强成本管控,做好疫病风险管理,从内部提升经营效益。在产能调整上,需根据市场变化合理优化产能结构,及时淘汰低效母猪,适度降低出栏体重,通过精细化管理应对明年可能出现的市场波动,确保养殖收益稳定。 |
半小时前
半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