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天一直在说新玉米的事,因为随着市场关注点的转变,新玉米成为了焦点。 但谁知就在各地纷纷抛出新玉米开秤预期的时候,陈玉米这边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真是刚按下了葫芦又起了瓢。 陈粮的变化主要有两个: 一是玉米上量持续减少,但价格却跌得更厉害了。 之前见识过上量一直低位,玉米迟迟不涨,现在又上演了一出玉米上量持续减少,但玉米却越跌越凶。 前几天玉米发了一次飙,山东玉米的上量一下冲到了600多车,玉米自然是跌声一片。 但这两天上量一直在减少,目前已经降到300多车了,但是一看玉米的行情,跌势不仅没缓和,反而跌得更起劲儿了。 二是更有深加工出现大幅杀价,跌幅达4.3分/斤。 有些事单独看可能只是个例,但放到一起就上秤了,这使得陈粮的风险不断增加。
这个风险不是来自于别处,正是来自于深加工。 我们之前分析,玉米的需求比较弱,但这种弱并不是说玉米没有需求,而是企业在新玉米预期丰产,且玉米预期走弱的情况下,都纷纷选择了观望和等待。 等待什么呢? 自然是等待新粮上市,收割一把。 其实饲料需求并不算太弱,虽然生猪、蛋鸡都在去产能,但是至少目前为止,二者的存栏都处于高位。 比如,7月份来看,全国100多家规模猪场生猪存栏为3614.5万头,环比增加了1.11%,同比更是增长了5.28%。 而蛋鸡更疯狂,根据预测,年底前蛋鸡存栏基本都在13.5亿只的量级上,是妥妥的历史高位。 虽然现在都在去产能,但至少到9月份来说,产能不会去得那么快,所以饲料需求是有刚需支撑的。
而7月份的饲料产量也证实了这一点,7月份全国工业饲料产量为2831万吨,同比增长5.5%,其中配合饲料同比增长5.4%,配合饲料中玉米的用量占比约为33.1%,同比增长5.6%。 这就说明饲料对于玉米的刚需支撑依然坚挺,但是深加工不行,自深加工企业持续亏损后,一直不见好转。 玉米淀粉走弱,且库存高企,截至8月末,深加工淀粉库存为131.8万吨,同比大增31.4%,全行业亏损较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深加工迫切想要扭转局面。 怎么扭转呢? 只能向成本下手。 第一,当前玉米预期较弱,新玉米开秤预期陆续落地,而陈玉米翘尾已经失灵,市场正处于新陈交接的预热时期。 这种情况下,只能是陈粮俯身迁就新粮,玉米继续下行。
第二,华北新玉米9月上市,或将成为深加工压价的导火索。 自玉米青黄不接时期以来,东北玉米表现得可以说是太差了,企业压价、停收,再加上储备玉米的拍卖,把东北玉米吓得落荒而逃,于是很多东北玉米逃往华北及山东,这就使原本可能缺粮的华北山东市场的玉米供应也变得充足了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叠加华北新玉米上市,供应再增,恐怕深加工杀价的底气又要更上一层楼了。 所以不排除深加工要有大动作,9月的玉米可能要出现大落的行情,这也意味着留给陈玉米的时间不多了。 本文完,欢迎关注并点赞,给个支持。 |
半小时前
半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