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煤炭市场确实呈现供需宽松、价格承压的态势,特别是进口煤市场,受内贸煤价下跌和自身需求疲软的双重影响,表现较为低迷。以下是我的分析: 1. 进口煤市场现状与原因 近期进口煤市场延续弱势,主要体现在价格下跌和成交清淡。 · 价格方面:印尼低卡煤(如3800大卡)FOB报价已从月初的46美元/吨左右降至43.5-45美元/吨(小船),买家出价甚至更低(41.5-43美元/吨)。电厂的招标价格也持续走低,华南地区3800卡煤到岸价最低投标价已降至CFR 412元/吨。 · 成交方面:市场观望情绪浓厚,“买涨不买跌”心理再现,导致实际成交冷清。外矿虽然挺价意愿较强,但买方接受度有限。 这主要是以下几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内贸煤价持续下跌:国内港口煤价(如5000K煤)下调至615-625元/吨,削弱了进口煤的价格优势。 · 国内需求季节性回落:夏季用电高峰已过(“迎峰度夏”逐步褪去),电厂日耗见顶回落,库存维持相对高位(沿海六大电库存可用天数保持在14天以上),采购意愿下降。 · 前期采购充足:部分电厂在7、8月份已经为9月份甚至10月份备货,当前采购需求阶段性减少。 · 全球“供强需弱”格局:国际市场煤炭供应恢复良好(如印尼),但除了亚洲夏季短期需求外,全球需求并未出现强劲增长,加剧了价格竞争。 2. 未来走势:何去何从? 进口煤市场短期内预计仍将延续承压态势,但下行空间可能有限。 · 短期承压因素: · 国内煤价短期内难有明显反弹,对进口煤价的压制将持续。 · 电厂高库存和日耗回落意味着补库需求较弱,多以长协合同补充为主。 · 市场看空情绪下,贸易商操作谨慎,难以活跃市场。 · 潜在支撑因素: · 外矿挺价意愿:印尼等主要出口国的矿方库存压力较小,多数货盘已销售至10月份,暂无大幅降价出货的压力。 · 其他亚洲国家需求:日本、韩国等地同样经历高温天气,其煤炭进口需求(特别是高热值煤)对印尼煤价形成一定支撑。 · 海运费与成本:海运费若维持低位,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煤价下跌的影响,为进口煤保留利润空间。 · 冬季备货需求:进入四季度后,国内冬季储煤需求将逐步启动,或为进口煤市场带来新的机会。 3. 数据概览:近期煤炭市场情况方面 具体表现 数据来源,进口煤价格 印尼3800卡 (FOB) 43.5-45美元/吨, 华南到岸投标价 (3800卡) CFR 412元/吨,国内港口煤价 5000K煤种 615-625元/吨,电厂库存 沿海六大电库存可用天数 14天以上,北方港口库存 环渤海港口 2109万吨。 结论与建议 总体来看,进口煤市场在短期内大概率将保持弱势震荡格局,价格重心可能仍有小幅下移的空间,但受外矿挺价和成本等因素支撑,深跌的可能性不大。 对电厂等终端用户而言,当前的高库存和低日耗提供了较强的议价能力,可以继续采取谨慎观望、按需少量采购的策略,重点关注国内煤价走势和冬储需求的启动时间。 对于贸易商来说,操作难度较大,需要密切关注内贸煤价企稳信号、海运费变化以及10月份以后终端冬储需求的释放节奏,灵活应对。 以上分析主要基于当前市场信息。煤炭市场影响因素复杂,需持续跟踪国内产量政策、国际能源价格变化以及全球经济形势等。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你更好地判断市场。 |
11 分钟前
11 分钟前
11 分钟前
11 分钟前
11 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