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8月29日国内有色金属市场最新价格及行情:贵金属与小金属分化走强,工业金属普遍承压。 一、市场整体回顾 8月29日,国内有色金属市场呈现贵金属与小金属领涨,工业金属多数调整”的分化格局。在监测的15个主要品种中,8个品种收涨,7个品种收跌,整体市场情绪受宏观经济预期与行业供需端消息交织影响。其中,钨概念(+2.47%)、铁矿主连(+1.74%)、颗粒硅(+1.63%) 涨幅居前,而沪锌(-0.81%)、沪镍(-0.54%)、沪铜(-0.53%)** 表现相对弱势。 二、主要品种表现分析 (一)贵金属:避险属性支撑,黄金白银温和上行 黄金(Au999):当日收盘价779.84元/克,上涨2.22元,涨幅0.29%。尽管美元指数小幅反弹,但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叠加全球央行购金需求持续,推动黄金维持震荡偏强走势。 白银(AgT+D):收盘价9347元/千克,上涨60元,涨幅0.65%。白银在工业需求(光伏、电子行业)与金融属性共振下,表现强于黄金,日内成交量较前一交易日增加8%。 (二)工业金属:需求端疲软压制,多数品种回调 沪铜主力(CU888):收盘价78930元/吨,下跌420元,跌幅0.53%。国内下游制造业PMI数据不及预期,叠加铜精矿进口量环比增加,短期铜价承压。 沪铝主力(AL888):收盘价20750元/吨,下跌100元,跌幅0.48%。电解铝社会库存连续第三周回升,旺季需求启动缓慢,价格延续区间震荡。 沪锌主力(ZN888):收盘价22170元/吨,下跌180元,跌幅0.81%,为当日跌幅最大的工业金属。欧洲能源成本下降导致锌冶炼产能恢复预期升温,压制锌价上行空间。 沪镍2507(NI2507):收盘价123280元/吨,下跌670元,跌幅0.54%。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需求增速放缓,叠加印尼镍矿出口政策松动,镍价持续走弱。 (三)小金属与特色品种:供需错配推动结构性行情 钨概念(050012):板块指数收报1792.47点,上涨43.27点,涨幅2.47%,领涨全市场。缅甸钨矿进口受限叠加国内硬质合金需求回升,推动钨价创年内新高。 铁矿主连(I9888):收盘价790.50元/吨,上涨13.50元,涨幅1.74%。钢厂补库需求释放叠加澳大利亚港口发货量下降,铁矿石价格逆势走强。 沪锡指数(SN000):收盘价272710元/吨,上涨1230元,涨幅0.45%。半导体行业复苏带动焊锡需求回暖,国内锡精矿库存处于历史低位,支撑锡价震荡上行。 (四)合金与硅材料:锰硅弱势震荡,颗粒硅表现亮眼 颗粒硅(GN2237):收盘价630.62元/吨,上涨10.13元,涨幅1.63%。光伏产业链扩产周期下,颗粒硅替代传统多晶硅的技术路线获市场关注,推动概念板块估值修复。 锰硅主连(SM888):收盘价5842元/吨,下跌14元,跌幅0.24%。钢厂采购积极性不高,锰硅供需维持宽松格局,价格在成本线附近窄幅波动。 三、市场驱动因素简析 宏观层面:国内经济复苏进程中的“需求弱现实”仍制约工业金属表现,而美联储加息预期放缓为贵金属提供支撑。 产业层面:小金属品种(钨、锡、颗粒硅)受益于新能源、半导体等细分领域的结构性需求增长,而传统工业金属受房地产、基建投资增速放缓影响较大。 情绪层面:资金在板块间轮动特征明显,从前期过热的工业金属转向低估值小金属品种,推动市场分化加剧。 四、后市展望 短期来看,有色金属市场或延续**“结构性机会为主”**的特征: 贵金属:关注9月美联储议息会议指引,若加息周期确认结束,黄金、白银有望突破震荡区间。 工业金属:需跟踪国内地产政策落地效果及制造业PMI数据,若需求端出现边际改善,铜、铝等品种或迎来反弹机会。 小金属:钨、颗粒硅、锡等品种供需紧平衡格局短期难逆转,可逢回调关注产业政策与技术突破带来的投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