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性“痛金”。 七夕将至,送黄金吗?如果送,今年还可以多一个选择:痛金(Z世代追捧新焦点,源自日本“痛文化”的“痛金”,以黄金为载体、二次元IP为外观,打造吊坠、勋章等饰品,兼具收藏与情感价值)。 8月以来,这一融合二次元IP与黄金的新品类持续刷屏:上海Redland漫展上,玩家的“金钞痛包”身价过万成全场焦点,相关社交帖点赞超7万;某二手平台上,《天官赐福》IP黄金吊坠单价飙至1509元/克,达同期金价3倍,吸引上万人浏览。当传统黄金跳出“长辈礼物”的刻板框架,与Z世代热爱的二次元文化碰撞,一场由年轻群体主导的消费与收藏革命,已悄然掀起。那么,“痛金”能一直火下去吗?其营销经验可复制吗? “痛金”热度攀升,成黄金市场新宠 “金钞痛包”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后,“痛金”关注度不断攀升,“2800元/克”的价格更是成为媒体报道中的高频词。这直观的反映出“痛金” 从小圈子的狂欢,蔓延成另一种“投资热情”。
如果说关注度是衡量热度的 “晴雨表”,那品牌的销售数据就是市场的 “实锤”。头部黄金品牌与二次元IP的联名款,几乎每一款都成了 “断货王”: 周大福×《Chiikawa》:0.2克金章挂件定价560元,单价高达2800元/克,达到当日金价的2.76倍。 老凤祥×《圣斗士星矢》:上市两周销售额近亿元,其中全球限量30件的666克黄金手办售价88万元仍被“抢购一空”。 老庙黄金×《天官赐福》:联名金饰套装在二手平台标价1.66万元,按11克总重计算,单价达1509元/克,远超普通金饰。 周大生×《恋与深空》:“夏以昼苹果”黄金吊坠以“游戏角色同款”为卖点,也受到年轻消费者的热烈追捧。 多维动因解析:“痛金”走红的底层逻辑 “痛金” 能在短时间内风靡,并非偶然。它精准踩中了当代年轻人的消费心理,把 “情感”“社交”“理性” 揉进了黄金里,成为了无法替代的消费选择。 其一,IP粉丝的情感转化力。二次元文化拥有庞大且忠诚度极高的粉丝群体,他们对动漫角色有着深厚的情感联结。当IP与黄金结合,这份情感便直接转化为购买力。正如一位粉丝所言:“买的不只是金饰,更是对喜欢角色的一份珍视。” 其二,情绪价值的精准满足。当下年轻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更渴望能触动内心的消费。“痛金” 恰好成为情感寄托 —— 佩戴印有可爱二次元角色的金饰,能带来强烈的愉悦感与归属感,成为年轻人精神世界的 “小确幸”。 其三,社交属性的天然优势。在动漫展、粉丝聚会等场合,“痛金” 成了社交 “敲门砖”。年轻人通过展示 “痛金” 收藏,快速找到同好,分享热爱,构建专属社交圈,让消费兼具个性表达与社交价值。 其四,黄金保值的理性加持。相比其他铁制、塑料的“谷子”(漫画、动漫、游戏等IP为原型制作的周边商品),黄金本身的保值属性,为 “痛金” 增添了 “安全感”。即便未来 IP 热度消退,黄金的基础价值仍在,这种 “情感满足 + 资产保值” 的双重特性,让年轻人消费更安心。 机遇与挑战并存:“痛金”市场能火多久? “痛金” 的爆火,给黄金行业打开了 “年轻化” 的新大门,但热潮之下,也藏着不少待解的问题。媒体与网友的观点,恰好勾勒出这个市场的 “两面性”。 媒体指出,“痛金”因年轻人对二次元IP的热爱走红,兼具情感投射与社交属性,但存在高溢价、二手变现难及私人定制的侵权风险,需理性消费;同时建议品牌建立稳定情绪连接与持续复购模型,呼吁加强版权审查及平台监管;而未来,可融合虚拟偶像等实现商业跃升。
网友对 “痛金” 看法不一:部分网友认为这是文化消费升级,体现年轻人购买力与IP商业价值,双方自愿交易合理;也有网友觉得是社交攀比,无实际价值且投机性强;一些网友还认为用黄金做周边反映二次元周边产能过剩、行业内卷。
结语 “痛金”的爆火,并不是“黄金涨价”那么简单,而是一场“消费观念的革命”——当年轻人开始为“情绪”“故事”“自我”付费,新的机会正在涌现。 “痛金”成功的启示是:品牌在构建情感价值锚点时,需挖掘目标用户的文化共鸣点,并创造一定社交货币属性,使用户拥有一种圈层身份认证的符号。不过,情绪有价,理性无价,做好平衡,痛金经济才能真正“含金量”十足。因为,真诚的热爱与理性的选择,永远不会褪色。 如需各行业相关分析报告或咨询服务,请扫码添加“知小微”,也欢迎加入营销、公关专属社群进行交流。 封面图源:@chiikawa吉伊卡哇官方微博 知微舆论场 知微事见 知微危机案例库 |
2 小时前
3 小时前
3 小时前
3 小时前
3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