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天和意外,你永远无法预料哪一个会率先降临!
近日,期货市场资深操盘手苏冰突发心梗不幸离世,年仅40岁。据知情人士透露,苏冰因突发心脏疾病抢救无效去世,令人唏嘘。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从8万到3000万 提及苏冰的崛起之路,可谓充满波折与传奇。 2015年,他带着60万元进入期货市场,短短三个月亏损至仅剩8万元,几乎萌生退意。 但他并未轻言放弃,而是从失败中领悟到:期货并非赌博,而是需要掌握其内在逻辑。 经过不断钻研,他逐渐形成一套独特的交易体系:先分析基本面,再结合短线操作。 具体来说,例如做大豆期货,他会关注种植面积和气候因素;做原油期货,则聚焦国际政策和供需变化。
随后,他还会结合技术分析,捕捉短期价格波动。 以2020年初疫情爆发为例,当时市场普遍恐慌,纷纷抛售农产品期货。 苏冰却注意到巴西大豆主产区遭遇干旱,判断未来将出现减产并推高价格,果断买入。
三个月后,他因此获利400万元。 他常告诫新手:“我不是靠运气,而是每笔交易前都会写下买入或卖出的理由。” 他还特别强调,期货交易有一条铁则:单笔亏损不得超过本金的2%,宁可错失机会,也不能深陷泥潭。
这套策略让他的资产稳步增长。 最初三年,他经历了起起伏伏,从8万元逐步积累至50万元。 随着经验的丰富,他开始稳定盈利,50万元逐渐滚雪球般增长至1000万元。
到了2021年,恰逢能源与农产品价格飙升,他抓住机会大举建仓,资金迅速从1000万元跃升至3000万元。 同期国内期货从业者的年均收益约为12%-15%,而他的年化收益率接近40%,堪称业内翘楚。
更令人敬佩的是,他将自己的实战经验整理成《短线交易笔记》,其中详细记录了“大豆种植周期表”,如今仍是圈内新人争相传阅的宝典。 谁曾想到,这位从8万元起家、最终实现3000万元资产的“散户奇迹”,去年刚刚成为父亲。
他用生命扛起客户信任 随着声名鹊起,苏冰创立了山东鸿烨铭阳投资有限公司,主要为熟人介绍的客户提供期货资产配置服务。 例如,为个体经营者管理闲置资金,或为中小企业制定对冲策略。 不过,他的公司运作模式与常规合规基金公司略有不同,不进行公开宣传,也不主动招募陌生客户。
有业内人士好奇为何未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知情者回应:“苏哥觉得民间操盘更灵活,不想被繁琐流程束缚。” 由于客户多为熟识之人,无需依赖备案来拓展业务,而且他始终坚持不参与公开募资,只为信任他的人管理资金,因此并未备案。 据公司员工透露,苏冰对客户极为负责。
2022年,一位客户打算重仓原油,他连续一周彻夜研究数据,最终建议对方最多投入30%。 后来原油价格暴跌,客户不仅未受损,反而获利,特地送来一块感谢匾。
但这份“责任感”也逐渐压垮了他。 公司虽仅有12名员工,但苏冰几乎掌控所有核心决策。 每天既要盯盘国内期货市场,又要兼顾夜盘和国际市场的波动,常常凌晨两三点仍在群里发布行情提醒,客户有疑问,哪怕陪伴家人时也第一时间回复。
心梗早有征兆 苏冰的离世看似突发,实则早有迹象。 朋友透露,去年冬天他曾提及偶尔胸闷,今年春天又说肩背酸痛,但他总说等这阵忙完再去检查,结果一拖再拖。
事实上,心梗的早期信号十分明显,一旦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不能像苏冰那样“硬扛”。 此外,期货交易员常见的职业病,如颈椎病、高血压、神经衰弱,其实都有预防措施。 例如,每盯盘一小时起身活动十分钟,每天至少保证六小时睡眠,避免依赖咖啡提神。
每周至少安排三次运动,哪怕是快走半小时。 如今,金融圈不少人因苏冰的离世而警醒:以前群里热衷于炫耀“通宵盯盘”,如今全是“11点前睡觉打卡”。 某券商投资总监以前总说“体检没必要”,如今已预约了全面体检,还报名了瑜伽课程。
连95后新人都学会了“到点关电脑”,表示“苏老师用生命告诉我们,赚再多的钱,也要有命享受才行”。 苏冰的一生,一半是“散户逆袭”的励志故事,一半是“健康透支”的遗憾。
他用八年时间,将8万元做到3000万元,留下了宝贵的交易笔记,让更多人明白“期货不是赌博,而是逻辑的博弈”。 他对客户的尽责、对家人的温柔,也为这个金融圈子增添了更多“人情味”。
结语 最后想对所有奋斗者说:期货市场有涨有跌,但人生没有“重来键”。K线可以等待下一波行情,但健康一旦失去就无法挽回。别总想着“等有钱了再休息”,不如从今天开始,少熬一次夜、多吃一顿热饭、多陪陪家人。毕竟,能与所爱之人慢慢同行,才是比“3000万”更珍贵的“大行情”。
参考文献1.澎湃新闻——2025-08-25——《“85”后期货交易高手因病去世,曾从8万起步做到3000万元》2.证券时报——2025-08-24——《突发!“85”后期货交易高手,因病去世!》
|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