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顺小编本文主要介绍股指期货套利的滚贴水,要理解股指期货套利的“滚贴水”,需从贴水与升水的基础概念、滚贴水的定义与逻辑、套利应用场景及风险与注意事项等方面展开。
股指期货套利的滚贴水 一、贴水与升水:股指期货的定价锚点 股指期货的定价遵循持有成本模型(Cost of Carry Model),理论公式为: 期货理论价格=现货价格+资金成本−股息收益贴水(Backwardation):当实际期货价格 < 理论价格(或 < 现货价格)时,称为“贴水”。 升水(Contango):当实际期货价格 > 理论价格(或 > 现货价格)时,称为“升水”。 市场摩擦(如交易成本、流动性差异、情绪波动等)会导致实际价格偏离理论值,形成持续的贴水/升水现象。 二、滚贴水的定义与核心逻辑 滚贴水(Rolling the Spread) 是股指期货套利中,通过连续滚动持有“贴水合约”,以获取无风险收益或降低对冲成本的策略。其核心是“滚动”:当近月合约到期后,将头寸转移至下一个远月合约,保持贴水头寸的连续性。 三、滚贴水的套利应用:跨期套利为主 滚贴水策略主要应用于跨期套利(Inter-Delivery Spread),即利用不同到期日合约之间的价差(贴水/升水)进行套利。具体场景如下: 1. 基础逻辑:贴水的“时间价值” 假设市场处于持续贴水状态(如股指长期低迷,期货价格因悲观情绪低于现货): 近月合约(如IF2309)贴水于现货; 次月合约(如IF2310)相对于近月合约进一步贴水(即IF2310 < IF2309,而理论上次月合约因持有成本更高,价格应高于近月)。 此时,投资者可执行“买近卖远”操作: 买入近月合约(IF2309):锁定贴水收益(到期时,期货价格向现货收敛,贴水缩小则盈利); 卖出次月合约(IF2310):锁定次月合约的贴水价差(若次月贴水更深,价差扩大则盈利)。 2. 滚动操作:保持头寸连续性 当近月合约(IF2309)到期时: 平仓IF2309,兑现贴水收益; 将次月合约(IF2310)的头寸滚动至更远月合约(如IF2311),因为更远月合约可能仍存在贴水,继续持有贴水头寸。 通过“买入—持有—滚动”的循环,持续捕捉贴水价差收益。 3. 对冲场景:降低对冲成本 机构投资者(如持有股票组合的基金)常用股指期货对冲市场风险。若期货贴水,直接卖出近月合约对冲的成本较高(因期货价格低,需更多合约覆盖股票市值)。此时可采用滚贴水策略: 卖出远月贴水合约(如IF2312),利用远月贴水降低对冲成本; 当近月合约到期后,滚动至更远月,持续利用贴水优势。 四、滚贴水的风险与注意事项 滚贴水并非无风险策略,需关注以下风险: 贴水消失或反转:若市场情绪改善,贴水可能快速收敛甚至转为升水,导致滚动头寸亏损。 交易成本侵蚀:每次滚动需支付手续费,若价差收益不足以覆盖成本,策略失效。 流动性风险:远月合约流动性较差,滚动时可能难以以理想价格成交,滑点成本增加。 基差波动:现货与期货的基差(价差)受市场波动影响,滚动过程中基差变化可能吞噬利润。 小结:以上就是股指期货套利的滚贴水,希望对各位期货投资者有帮助,了解更多期货知识内容。 |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