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颗小小的大豆,就能让特朗普“认怂”吗? 还真能。 这不,8月10日晚,“轻易不求人”的特朗普就主动放低姿态提出了一个请求,希望能跟我们达成一笔“交易”。而要“交易”的东西,不是石油天然气,也不是什么高精尖技术产品。 而是堪萨斯奶牛们口中咀嚼着的饲料——大豆。 简单说,就是特朗普迫切的希望中国能扩大对美大豆进口,越快越好。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热衷于搞技术封锁、芯片断供的特朗普,会为了不起眼的大豆特意发帖?小小的大豆,又是否会成为影响整个贸易战的“关键先生”? 滞销的美国大豆 将时间拉回到8月10日深夜,特朗普突然在社交媒体上喊话中国。 说什么“我知道你们中国面临大豆短缺,而我们的农民生产着世界上最好的大豆,不如你们将美国大豆订单量增加4倍,这样不仅大豆问题解决了,还能“减小”中美贸易逆差”。 最后还特别强调——只要下了订单,美国将为此提供“快速服务”。 第二天又火速签署了行政令,将对中国的关税暂停措施再延长90天。 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这“老狐狸”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不过在一番“厚脸皮”的包装下,硬是把这出“强买强卖”的戏码演成了“我这是为你好”,仿佛自己做出了什么重大让步。 照现实的局势来看,特朗普的这个“请求”大概率是一厢情愿。 没有谁有什么必要与义务,去忽然购买四倍于往常数量的美国大豆。 而他口中的“解决中国大豆短缺”,更是掩盖自己真实意图的“漂亮话术”。 诚然,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消费国,且由于“耕地资源紧张、供需严重失衡、流通环节冗长”等因素,导致我们的大豆自产能力受限,长期依赖国外进口。 2024年,我国大豆进口量达1.05亿吨,占当年粮食进口总量的66%,对外依存度超80%。 但身为承载千年农耕文化的农业大国,我们历来十分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尤其是像大豆这种对外依存程度高的农产品,未雨绸缪的提前储备早已是常态。 咱们直接数据说话。 从库存数据的变化来看,截止到2024年7月,国内进口大豆库存总量达到了559.9万吨。尽管相较于去年同期下降了近30万吨,但总体而言储备依然较为充裕。 而事实证明,充足的战略储备有效缓冲国际粮价的波动。 即便在2024年全球粮价暴涨期间,我们也未出现断供危机。 也就是说,中国是缺大豆,也十分依赖稳定的国外大豆进口源,但库存远不至于像特朗普嘴硬的那般,离开美国大豆就举步维艰的地步。 建议懂王下次发帖之前,还是找梅拉尼娅借个润唇膏,软化一下嘴巴吧。 在特朗普给关税机枪上子弹的同时,他那看似稳固的基本盘也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晃动迹象。 据美国农业部统计: 2025年上半年,中国自美进口的大豆数量同比下降39%,且仍呈下降趋势。 截止2025年7月,美国对中国大豆的净销售量已经连续挂零了14周,艾奥瓦州、明尼苏达州等传统农业州的仓库中,积压着数百万吨无处可销的大豆。 美国农业市场分析师——凯伦·布劳恩也在报告中指出:“中国至今尚未采购新一季的美国大豆,导致新作物的销售举步维艰,这在2005年以来中国与美国的大豆贸易中还是头一次。” 他还忧心忡忡地表示:“这将使美中大豆贸易进入未知领域。” 更糟糕的是,这边大豆在滞销,那边农户在生产资料和设备上的投入却越来越大。 对此,美国大豆协会主席——拉格兰,直接写信给特朗普,呼吁美国政府与中方达成协议,取消关税,并在可能的情况下促成“中方大量购买美国大豆”的协议。 信中还警告称:若中国继续规避美国大豆,将会给美农业带来严重且长期的经济后果。 概括一下就是: 求求了,别再搞什么幺蛾子关税了。 “总统大人”您是玩爽了,却留下来一桌子烂账让美国农民买单。 这下好了,人家不跟咱们做生意了,仓库里堆得山高的大豆卖给谁去?三体人吗? 到了这时候,饶是懂王也坐不住了。 毕竟,特朗普的主要支持者是谁? 那不就是这些手握钢叉,脚踩拖拉机的“红脖子”美国农民嘛。 随着中期选举临近,不少因大豆囤积而遭受巨大损失的农民,对特朗普“深感失望”;许多作为特朗普“铁票仓”的农业州,不满情绪也在与日俱增,部分农业州支持率已暴跌22%。 如果大豆再卖不出去,共和党的选票根基可能崩塌。 那些亲手给他送入白宫的红脖子MAGA,很可能会再亲手把他从椭圆办公室里拽出来。 特朗普自然深谙这一点,他此次突然发文,说要搞什么“四倍订单”,画了张大饼,目的正是为了实现“政治自救”,稳住他那广大的农民支持者。 中美大豆之争 在闹到如今的局面之前,中美大豆贸易,也曾有过一段较为稳定的“黄金时期”。 2000年后,中国开始成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大豆进口逐年攀升。 而美国凭借转基因大豆的高产量和稳定供应的优势,长期占据中国60%以上的市场份额,不管是豆粕加工企业还是食用油生产商,都对美国大豆有着庞大且稳定的需求。 根据美国大豆协会的数据: 2016 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 3600 万吨,占美国大豆出口总量的 42%。2017年,美国对华出口的大豆占到其总产量的60%,价值超140亿美元,堪称农业经济的命脉。 由于中国持续旺盛的大豆需求,美国农民根本不用担心大豆卖不出去,只要大豆丰收的季节一到,不消他们寻找买家,成千上万吨的大豆自己就会登上货轮远渡重洋,直抵东大。 本来一切都“岁月静好”,我买豆,你挣钱,咱俩各取所需。 直到那个脑门纹“关”,下巴纹“税”的“拉风男人”空降白宫。 2018年,特朗普政府单方面挑起对华贸易战,对超过3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高额关税,一举打破了此前长期维系的中美贸易平衡,进而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作为回应,中国对美国大豆等农产品加征了25%关税,并缩减美豆进口,结果美国大豆的价格直接暴跌至每蒲式耳8.3美元,较2018年初下跌近30%。 突如其来的高昂关税,让美国大豆市场遭遇了巨大的冲击,美国大豆库存积压严重,引发了很多农民的不满,联邦政府只能先花钱安定住国内农民的情绪。 2018年8月,特朗普政府宣布向美国农民提供120亿美元的补贴,结果反响平平。 之后又发了160亿。 可前后砸进去280个亿,仍难以完全化解美国农民面临“财务崩溃”的风险。 直到经过数轮谈判,中美达成了初步的贸易协定,关税之争得以短暂缓和。 在2023至2024销售年度,中国购买了美国54%的出口大豆,总额达132亿美元。 中美大豆贸易有了一定程度的回暖。 然而,如今特朗普再次拿大豆出口大做文章,摆明了还是咽不下上个任期内的那口恶气。 并且似乎笃定自己能在这场“大豆争端”中占到便宜。 即便他目前所表现出来的解决方法,只有在社交媒体上敲字,玩“无能狂怒”那一套。 更有“性价比”的巴西大豆 中国在这场大豆危机中,之所以能够泰然处之,依靠的除了大豆储备的未雨绸缪,还有其他蓬勃发展的大豆市场。 当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如同一道铁幕隔开了中美的大豆贸易时,中国迅速做出调整,转向从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国家进口大豆,填补美国留下的市场空缺。 就拿巴西来说。 当美国农民还在为堆积的大豆发愁时,南美的巴西农民一个个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毕竟在种豆这一块,人家巴西还真不比你们老美差。 身为开发潜力巨大的南美国家,巴西中西部可开发土地资源丰富,广袤的平原优质耕地,为大豆种植创造了优良的条件,这使得巴西大豆的土地成本仅占种植成本的9%~12%。 而相比较之下,美国大豆的土地成本高达27%。 因此低廉的土地成本,使得巴西在这场“大豆战争”中抢占了先机。此外,巴西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气候,光照充足,雨水丰富,结合中西部的平原地形,十分适合大规模种植大豆。 据《纽约时报》报道称,中国在过去10年内,大规模援建巴西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港口、铁路仓库等方面大量投资,为巴西大豆出口中国创造了更多的便利条件。 在中美关税冲突之前,巴西大豆就在对华大豆进口中占据不小的分量。 而自从中美贸易战开打后,巴西大豆更是趁势直上,在美国大豆被加征高昂关税的同时,巴西大豆却在长期享受我们的零关税或优惠政策。 比如在2018年第一次中美贸易战时期,中国进口巴西大豆占比从53%飙升至75%,美国大豆占比则降至18%。 而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进口了约1.05亿吨大豆,其中巴西占7465万吨(71%),美国仅2213万吨(21%),数量差异已经极为明显了。 一看巴西大豆不断“蚕食”自己的市场,老美也是急了。 先是通过WTO申诉中国“歧视性关税”,但裁决周期长达2-3年,等事情解决,美国农民估计也差不多了。随后又启动“美国大豆复兴计划”,给农民提供每英亩150美元补贴。 但治标不治本,效果依旧远逊于巴西的规模优势。 无论怎么讲,巴西都正在逐渐顶替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大豆供应国。 据巴西外贸秘书处的最新统计数据,近几个月来,巴西大豆出口屡创历史新高。 从4月份到7月份,始终保持稳定的同比增长规模。 最近更是有来自巴西的消息声称,中国大豆进口商已经锁定了巴西9月份和10月份的大豆进口订单。中国大豆贸易的谈判桌上,已经快要找不到美国大豆的影子了。 小结 破镜难重圆,经过两次关税冲突,中美之间已经心生罅隙。 再想恢复此前的“你情我愿”的大豆贸易,恐怕是不太容易了。 而且美国的大豆为什么会遇冷? 还不是因为你们“总统大人”端着“关税机枪”全球无差别扫射啊。 真想让中国多买美国大豆,光靠在社交媒体上喊话可没有用,只有拿出真正的诚意,主动给关税降下来,大家才能心平气和地好好聊聊。 如果继续搞那些朝令夕改、损人又不利己的政策,美国大豆被彻底弃如敝履。 恐怕只是时间问题。 |
半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