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猪肉消费逐步走出夏季消费疲软的不利影响,叠加开学、中秋国庆节假日消费拉动,将支撑猪价“筑底”反弹。“我个人认为,9月份全国均价上涨3-5毛应该问题不大。”农业农村部猪肉全产业链梯队分析师李鹏程8月23日分析。 降重效果显现,猪价即将上涨 从供应端来看,上半年农业农村部早已提前释放市场预警信息,指导头部猪企合理调减产能,控制出栏节奏。5月底和6月底,发改委分别约谈头部集团猪企、腰部集团猪企,要求不得增加能繁母猪,出栏体重降至120公斤。 自6月以来,农业农村部积极推进降重出栏,集团猪企提前出栏降重。随着8月下旬养殖端降重出栏,叠加发改委发布收储消息,全国标猪价也相继呈现企稳回暖抬头上涨之势。月末集团猪企出栏计划或将缩量拉升猪价,市场看涨情绪升温。 8月中旬,据农业农村部监测,宰后均重从最高的90多公斤,降到了86公斤多。9月份大部分集团猪企都将完成降重任务,李鹏程认为,“8月份去库存的力度,将决定9月份猪价反弹的高度”。 从消费端来看,进入秋季天气转凉,猪肉消费将有所复苏,此外开学季屠宰端备货,以及中秋国庆节假日的消费拉动,猪价即将在8月底经过短暂的低位震荡后,在9月份全国猪价将开启一轮上涨,但部分地区,如广西等因地区因疫情防控,产区调出受限,部分省份猪价将受到牵制。 由此可见,9月份供需关系得到一定的改善,猪价将开启上涨通道。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8月中旬在《当前猪业市场形势深度分析及2025下半年和2026年猪价趋势预测》中分析,7-8月份的行情因为引导降体重加快出栏节奏,增加短期的市场供应,但是会有利于未来3-5个月的市场供应压力的缓解。 警惕月末恐慌集中出栏 但需要警惕的是,最近有积压肥猪被动集中出栏的情况,猪价可能低位震荡,要避免月末恐慌集中出栏。 另外,产能一如既往地稳定难去化。6月份农业农村部要求全国能繁调减100万头,时隔两个月,7月末存栏量环比仅下降1万头。但是,7月份全国规模猪场母猪淘汰数量环比增加2.1%,且头部猪企都纷纷响应减产能号召,到底是谁还在增产? #养猪##猪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