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张寿林 每经编辑|张益铭 “在最近一次的行业会上,理财子公司被建议加入保险资管业协会,所以各家理财子公司都响应号召。”5月28日,一位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层人士向记者表示。这意味着接下来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以下简称“保险资管业协会”)或将迎来更多银行系理财公司会员。 记者了解到,目前已有5家理财子公司正式成为会员。 “会员名单肯定以官网上公开的为准。”保险资管业协会相关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目前,全市场已有32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营业。公开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理财公司存续产品只数 2.56 万只,存续规模 25.74万亿元。 自律组织将建立健全银行保险资管产品信息披露自律规范一位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层人士告诉记者,理财子公司脱胎于银行,之前随银行步伐都加入了银行业协会。金融监管总局揭牌后设立资管司,在最近一次行业会上,理财子公司被建议加入保险资管业协会,各家理财子公司都响应号召。 从职能上看,金融监管总局资管机构监管司(以下简称“资管司”)承担信托公司、理财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非现场监测、风险分析和监管评价等工作,根据风险监管需要开展现场调查,采取监管措施,开展个案风险处置。 早在2023年,金融监管总局资管司发文指出,信托公司、理财公司和保险资管公司已经构建起一个包括高净值客户和普通理财客户在内的庞大客户群体,加强对这部分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是资管机构和监管部门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和人民性的必然要求。要加强对三类机构的行为监管,抓住“适当性管理”这个关键,从“了解客户、了解产品、适当销售”三个维度对资管机构提出要求。加强信息披露管理,产品销售时全面、完整、准确揭示风险,产品存续中及时披露重大信息。同时,及时处理各类投资者信访举报,回应投资者关切。 就在近日,针对银行保险机构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金融监管总局就《银行保险机构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提出,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中国信托业协会等自律组织应当会同产品登记机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认可的信息披露平台,依据法律法规和本办法建立健全资产管理信托产品、理财产品、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各自的信息披露自律规范,并对其成员的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行为进行自律管理。 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监管规定以及自律管理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送有关文件、资料和信息。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指出,当前,资产管理信托产品、理财产品、保险资管产品均无专门的信息披露监管制度,现行要求分散在不同制度中,存在标准不完全一致等问题,亟需构建适合三类资产管理产品特点的信息披露制度,统一监管规则,强化信息披露行为监管。 已有5家理财子公司正式成为会员5月27日,记者查询保险资管业协会官网发现,华夏理财、农银理财、平安理财、中银理财、光大理财5家理财公司已处于协会会员单位名单之中。
保险资管业协会会员管理办法提出,应建立会员与会员之间、会员与非会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平台,共享信息、分享经验、拓宽视野。 协会应定期、不定期深入会员单位开展调研,畅通渠道听取会员意见,以把握市场实际,推动相关工作。 协会将根据会员需求,开发信息系统、搭建技术平台,为会员提供专业化服务。会员应支持协会统筹规划、逐步推进行业信息系统建设。 根据中信金控财富委资产管理工作室最新披露的《国内资产管理行业报告》,截至2024年末,大资管行业整体规模(AUM)约为163.16万亿元。其中银行理财29.95万亿元,公募基金32.83万亿元,基金公司管理的养老金5.94万亿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业务12.18万亿元,私募基金19.91万亿元,信托公司信托资产规模27.00万亿元(截至2024年中),保险资金运用余额33.26万亿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2.07万亿元。 可见银行业理财是资管行业重要组成部分。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一季度末,理财公司存续产品只数 2.56 万只,存续规模 25.74万亿元,同比增加 15.06%,占全市场的比例达到 88.33%。 理财产品资产配置以固收类为主,投向债券、现金及银行存款、同业存单余额分别为 13.68 万亿元、7.27 万亿元、4.20 万亿元,分别占总投资资产的 43.9%、23.3%、13.5%。
据普益标准研究员杨琴梅统计,上周(2025年5月19日—2025年5月25日)理财公司新发475款理财产品,环比增加98款,占全市场理财产品发行量的74.69%,其中179款为开放式产品,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2.15%,环比下跌0.16个百分点;296款为封闭式产品,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2.64%,环比下跌0.02个百分点。 从投资性质来看,固收类产品最多,共有176款,环比增加80款;混合类产品次之,共有5款,环比增加2款;权益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相对较少,合计仅有3款。业绩比较基准方面,混合类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高,达2.40%,环比下跌0.67个百分点;固收类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低,为2.15%,环比下跌0.16个百分点。 普益标准数据显示,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整体有所下调。这与近期政策降息,以及随后银行业存款集体下调利率高度相关。 5月20日起,大型银行率先拉开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大幕。下调后,国有大行活期利率下调5个基点至0.05%;定期整存整取三个月期、半年期、一年期、二年期利率均下调15个基点,分别为0.65%、0.85%、0.95%、1.05%;三年期和五年期利率均下调25个基点,分别至1.25%和1.3%。定期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三种期限利率均下跌15个基点。7天期通知存款利率下调15个基点至0.3%。 封面图片来源: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211390665395 |
17 分钟前
17 分钟前
半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