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金融板块有望迎来增量配置资金

来自: 智通 收藏 邀请

阡乐科技获悉,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从基本面来看,金融子行业呈现三个共性:一是,宏观与产业政策为各行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低利率环境对行业影响犹在;三是,供给侧改革中一流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逐渐形成。公募基金回归业绩基准将深刻改变A股市场投资偏好,金融板块有望迎来增量资金,中信证券认为两类公司将受益于:其一,基本面优良的指数权重股;其二,三年内有望实现超越行业基准的成长股。

中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金融板块有望迎来增量配置资金。

《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下称“方案”)不仅是公募机构发展的指导性文件,还将成为重塑A 股投资生态的关键力量。方案将公募基金考核周期拉长为三年、引导主动投资机构回归业绩基准、扩大指数化投资规模,这些举措将深刻地改变市场资金流向与投资偏好,从而为大金融行业带来可观的增量配置资金。增量资金更注重长期价值与稳健收益,选股将遵循两大原则:其一,偏好基本面优良的指数权重股,以各细分领域龙头公司为代表,这类股票通常具有稳定的业绩、良好的行业地位以及较高的股息率,受益于宏观经济复苏和行业供给侧出清;其二,三年内有望实现超越行业基准的成长股,这些可能是具有独特商业模式护城河的公司、也可能是在市场变革中快速扩张市场份额的公司、又或是能够推动金融服务效率提升的科技型金融企业。

银行:长线资金配置潜力降低板块下行风险,风险预期修复夯实绝对收益逻辑。

1)业绩展望:下半年业绩增长预期边际趋稳。2025Q1银行板块景气度低位运行,其中既有贷款重定价的季节性因素,也有债市波动的阶段性影响。展望而言,考虑到LPR调降频率和幅度低于预期、存款重定价对息差的正向作用开始体现、债市波动下降后银行策略调整到位,预计年内后续季度银行收入和利润增速有望逐步修复。

2)资金面是长逻辑,短期夯实板块估值下限。我们认为,保险资金权益资产配置比例提升和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均是长逻辑,短期效应在于夯实板块估值下限。

3)重估净资产是2025年银行股投资的核心逻辑。财务数据看,当前银行资产质量状况平稳,对公贷款不良生成率下降,零售信贷资产质量仍需重点关注。对于投资而言,更重要的逻辑在于,宏观政策指向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方向,有助投资者对银行净资产的重新定价,预计这是2025年行业估值上行的内在动力。

保险:耐心资本主力,正受益于行业份额集中和分红险转型。

从投资角度来看,保险资金具备长期配置属性,可以承受市场波动,跨周期、逆周期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目前资产端、负债端、资本端的入市堵点已全线打通。从经营角度来看,随着利率逐步结束单边下行周期,走向低位震荡状态,我们认为未来5-10年保险的主力目标客群是60后/70后等富裕群体,在此背景下分红险独特的保证收益+浮动收益机制,有望成为财富管理市场的主力产品,与此相对应的银保渠道具有巨大增长潜力。客户定位、产品策略、渠道重心三位一体塑造新发展模式,预计保险公司新一轮高增长已经箭在弦上。与此同时,行业偿付能力发生分化,上市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均处于较高水平,但部分中小公司面临严峻的资本压力。雄厚的资本实力是支撑下一轮扩张的必备要素,上市公司在行业洗牌局面下有望剩者为王。

证券:2025Q1基本面回暖铸实估值提升根基,政策催化下中报业绩值得期待。

2025Q1上市券商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25.7亿元,同比+55.3%,实现较快增长。

经纪业务方面,2024年9月后,多家券商有效利用互联网导流和陪伴服务,实现客户规模扩容;展望未来,已建立流量优势的证券公司,有望通过精细化运营在财富管理、买方投顾等高附加值业务中发力,在行业结构性调整中占据先机。

投行业务方面,股权融资走向常态化,海外业务具备增量空间。2025年1-4月,A/H市场股权融资规模分别达到482.6亿元和1709.9亿港元,同比增长47.3%和335.6%,IPO及再融资明显复苏。在投融资平衡、中概回归、加强科创企业支持宏观催化下,项目储备丰富且国际业务能力突出的证券公司有望受益。

投资业务方面,从债券看,2025年市场利率已处于历史低位,存量其他债权投资的处置节奏料将成为影响投资收益的重要因素;从权益看,监管积极推进权益市场改革,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推动资本市场持续向好发展。我们认为资产配置倾斜权益,累计其他综合收益结转较少的证券公司,2025年投资交易收入同比增速有望保持竞争力。

展望全年,在2025年上证指数3500点、日均股基成交金额1.35万亿元,股权融资规模5000亿元,两融余额1.9万亿元的中性假设下,我们预计2025年证券行业净利润将达1963亿元(同比+17.3%),年化ROE提升至6.0%。同时,在2024H1低基数环境下,证券行业有望在2025中报继续保持较好同比增速,2025H1同比增速有望达到37.7%。

金融科技:理财生态重塑在即,信贷及支付相对平稳。

分赛道看,财富管理行业自2022年以来持续承压,行业所面临的困境一方面来自于产业价值链各环节目标和利益不一致,另一方面则面临有效资产荒。行业走向存量争夺,竞争压力持续加大。随着公募基金改革方案的发布,行业生态将发生深刻改变。

一方面,三阶段降费和浮动费率变更在即,从销售服务费、申赎费、客户维护费全方位看,行业收入短期均明显承压。我们测算中性假设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第三方渠道收入或将缩减50亿元。收入压力下,财富管理平台向买方投顾转型迫切度提升。

另一方面,公募基金改革也将显著提升基金产品标准化程度,被动产品发行进程加速,主动产品指增化。底层资产的供给侧改革料将深刻影响财富管理机构投教和运营逻辑,进而改写行业格局。标准化将大大减少投顾难度,互联网平台份额有望提升,马太效应将进一步加剧。

信贷科技行业已步入常态化监管新周期,尾部平台出清,头部平台发展放缓,第二梯队平台竞争格局有所优化。移动支付格局保持稳定,财付通受益于生态互通,支付宝“碰一下”再建新入口,行业影响仍有待观察。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增速大幅下行;资本市场大幅波动,A股市场成交额下滑;房地产复苏不及预期或房价大幅波动;利率大幅波动或信用风险超预期;监管与行业政策超预期变化,资本市场改革不及预期;资产质量超预期恶化;投行业务股权融资规模下滑风险;投资业务亏损风险;代理人脱落;巨灾损失超预期;居民投资资管产品意愿保持低位;行业竞争加剧超预期。

投资策略:

1)银行:我们认为,中美贸易摩擦的缓解降低了宏观实体和银行资产质量的下行风险,行业绝对收益逻辑仍来自于银行系统性风险再评估带来的估值修复驱动,以及人民币大类资产配置框架下的稳定权益回报特征驱动。个股方面,可把握两条主线:①高性价比品种,选择2025年业绩增速有望高于可比同业、分红回报和估值空间占优的银行;②中长期配置型品种,选择商业模型具备特色、ROE高且波动率低、市场预期差大的银行。

2)保险:我们认为分红险转型是保险公司商业模式再一次发生质变的开始,盈利对投资收益率敏感性将大幅下降,估值体系有望从PB走向PEV体系,保险上市公司均有较大配置价值。

3)证券:当前,证券行业估值已回调至合理位置,有望在基本面、政策面和流动性利好的支持以及行业并购重组题材的刺激下,持续展现自身弹性。推荐两条投资主线,①业绩主线:在经纪与投资交易业务持续带动业绩改善,投行业务稳步复苏的情况下,布局2025中报高增且估值尚在低位的证券公司;②政策主线:在监管政策持续落地,明确财务顾问、买方投顾、衍生品业务发展前景,行业并购重组持续推进的环境下,建议关注相关公司。

4)金融科技:财富管理短期内渠道费率压降下收入将承压,但互联网平台有望进一步加大对标准化产品长尾市场渗透率,预计无论第三方渠道份额,抑或渠道内马太效应都将进一步提升和增强。信贷科技行业周期需等待宏观修复拐点,短期关税博弈或加速消费及信贷相关内需政策落地,推动行业拐点加速到来。建议关注风控能力领先且股东回报价值凸显的头部信贷科技平台以及国内业务稳健且海外第二成长曲线持续发力的公司。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公司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长岭街道长岭路与观山路西北角中天会展城TA-1、TA-2栋(2)16层14号
电子邮箱:599599113@qq.com
客服电话:13765656037

Powered by 贵州阡乐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qianlew.com Inc.( 黔ICP备2025043673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