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数据惊到养殖户,4月能繁母猪存栏4038万头。 这数和3月一模一样,可猪价已连续跌了9个月,眼下才14块7一斤。买仔猪养的农户先撑不住,每头平均倒亏16块,自繁自养的也仅赚48块。 为啥母猪数量稳如泰山?大公司撑场是主因。如今养猪场大多是大公司,有钱有政策撑腰,不赚钱也硬扛着不减母猪。 国家定的标准是3900万头,现在4000多万没超太多,没谁强制减产。玉米价低加上饲料配方改良,一头母猪年下26个崽,成本比从前降了不少。 不少企业觉着还能熬,可养殖户看法却分成两派。有人赌下半年猪价涨,囤生猪等高价,反倒让市场压力更重。广东等地开始严查压栏,追踪运输路线,就怕集中出栏砸了价格。 仔猪价格还在高处挺住,买贵仔猪的养殖户亏得更狠。按当前母猪数量算,明年前半年生猪供应还要往上增。猪价想涨一时半会儿难,养殖户得把账算明白喽。 别跟着高价抢仔猪,不然以后窟窿只会越来越大。 浙江“猪王”天邦食品就有例子,重整获7亿输血还要扩母猪。 一季度末其能繁母猪26. 2万头,年底目标要到40万头。 靠合作商复产空置猪场,还要把现有母猪场填满,这架势就是要硬撑。 行业里像这样的大企业不在少数,产能利用率低却还在扩规模。 猪粮比价4月到6.38:1,快碰到6:1的盈亏平衡点。 多数企业在微利和亏损边缘晃悠,去产能意愿就是提不上来。二次育肥又火起来,养殖户延长出栏赌涨价,短期猪少了但隐患大。 期货远月合约价在成本线上,让不少人觉得后市还有盼头。可外购仔猪育肥已先亏,这势头要是扩大,中小散户更难扛。 头部企业等着靠低价抢份额,中小养殖户却在生死线上挣扎。当大公司把猪场建得到处都是,散户的活路是不是越来越窄? 饲料成本能不能再降?冻品入库啥时候启动?都是未知数。 现在这行情,熬得住的靠资本,熬不住的只能被市场淘汰。养猪业早不是当年小散户的天下,规模化背后藏着新挑战。母猪数量居高不下,供应过剩的阴云还在头顶飘。 养殖户别只看眼前,得想想这产能过剩到底要持续多久。都说“猪周期”三年一轮,可这次低谷为啥这么长?是大公司囤产能,还是市场规律在变? 值得好好琢磨。未来几个月很关键,要是母猪还不减,亏损面怕是要扩大。入行的新手更得小心,别被短期数据迷惑,盲目跟风必吃大亏。 养猪这行水太深,算好成本账,看清市场趋势比啥都强。现在把母猪数量控下来,或许能给后市留条活路。 但大公司有资本撑着,小养殖户哪有说减就减的底气?这僵局啥时候能破? 就看市场和政策怎么双向发力了。关注后续行情变化,养殖户得随时调整策略,别硬扛。以上分析仅供参考,行情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