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清华金融评论》王茅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建议从6月1日起对欧盟商品征收50%关税。这篇不足三百字的推文,掀起了千层浪,导致美股大跌、欧洲股市大跌、黄金大涨。 特朗普威胁对欧盟征收50%关税的原因 特朗普惯用关税来进行威胁,这早就不是什么新鲜的戏码。早在上次任期内,特朗普就用钢铝关税,逼迫德国汽车企业赴美建厂。现如今更甚,将威胁要采取的税率抬高到了惊人的50%。特朗普此时发出这种威胁,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谈判施压策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就直言称,此举意在刺激欧盟加快关税谈判步伐。特朗普政府认为,欧盟在税收(比如数字服务税)、产业监管(比如汽车法规)以及对华政策协调上态度消极,尤其不满欧盟方面未能承诺配合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美方希望通过“极限施压”,迫使欧盟进行让步。 二是贸易逆差和经济焦虑。2024年美国对欧盟商品贸易逆差为2356亿美元,汽车领域占比接近40%。特朗普多次指责欧盟,认为欧盟通过增值税、反垄断罚款等手段“占美国便宜”,指出欧盟成立初衷就是对美贸易的不公平竞争。 三是国内政治考量。2025年正值美国大选年,特朗普需要兑现“复兴制造业”承诺。加征关税既可迎合中西部工业州选民,又能倒逼欧洲车企赴美建厂,为美国创造就业。 四是地缘战略博弈。美方试图通过关税“杠杆”迫使欧盟在对华政策上“选边站”,例如限制中国供应链并联合对华施压。但欧盟担忧沦为美国“遏华棋子”,拒绝单方面妥协。特朗普如果对欧盟征收高关税将带来什么后果 那么,特朗普对欧洲的这种关税威胁,如果演变为切实的高关税,将带来什么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量: 一是欧盟经济首当其冲。比如德国车企对美出口将会大幅下降,其中保时捷、奥迪等未在美国设厂的品牌将面临较大亏损,可能引发裁员潮。奢侈品与酒业,比如法国干邑白兰地、化妆品对美出口或损失较大,部分酒庄恐退出美国市场。医药化工行业,比如爱尔兰制药、德国化工品出口成本将激增,供应链被迫调整。 二是美国反噬效应显现。美国将进一步面临通胀压力,美国消费者将承担汽车、酒类等商品价格上涨的压力,家庭年支出将提高。产业链将出现动荡,比如依赖欧洲零部件的美国车企(福特等)生产成本将上升,特斯拉电池生产可能因材料短缺延迟。 三是全球经贸连锁反应。金融市场震荡,避险情绪推高黄金价格。车企加速向墨西哥、东南亚转移产能,但成本上升最终将转嫁给消费者。与此同时,欧盟或深化与中国在新能源、数字贸易等领域的合作,以对冲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展望未来,从短期视角来看,欧盟可能以部分让步,比如增加美国农产品进口等,来换取关税延期,但不会接受美国的单方面“霸权”。若美欧僵持不下,报复性关税将导致“双输”局面,美国GDP或将萎缩0.2%,欧盟对美国出口或骤降约20%。 从长期视角来看,全球供应链区域化趋势将加速,跨国企业面临更高合规成本。当前的局势就像“悬崖边的博弈”,特朗普的“交易艺术”能否奏效,取决于欧盟能否顶住压力,守住底线。这场较量不仅关乎欧洲经济利益,更是多边贸易规则与单边霸权主义的角力。 高盛认为金价或涨至5000美元/盎司的逻辑 在特朗普向欧洲极限施压的当下,高盛指出,金价可能涨至每盎司5000美元,其核心逻辑包括: 一是央行购金潮。全球央行2025年购金量预计将突破1200吨。俄罗斯等国甚至尝试用黄金结算石油贸易。高盛测算,若央行月购黄金数量从80吨增至110吨,金价可能再涨30%。 二是美元信用危机。美国债务不断膨胀,特朗普关税政策加剧全球通胀。高盛推出的模型显示,美元指数每下跌1%,金价平均上涨85美元。 三是极端风险定价。在美联储独立性受质疑、全球爆发多场地缘冲突、美国债务危机恶化等极端情景下,可能触发黄金避险需求激增。 编辑丨王茅 审核|丁开艳 责编丨兰银帆 |